分类
发现
听书
课程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听书
课程
榜单
标签
收录
注册
登录
货币经济的逻辑
文档评分:
4.0 (
0 个有效评分
)
文档语言:
中文
章节数量:
229
阅读人次:
0
收藏数量:
0
整理分享:
管理员
阅读
收藏
扫码
阅读
收藏
扫码
文档标签
逻辑
货币
经济
文档概述
货币经济的逻辑
书籍目录
书籍评论 (
0
)
封面
前言
1 经济学的方法论
1.1 资本异质性否定边际分析
1.2 实证,不是证实
1.3 公理演绎与实证分析
1.4 流量、存量、财富总量
1.4.1 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
1.4.2 财富总量
1.4.3 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不能并存
2 企业的本质
2.1 从古典到科斯
2.2 所有权与使用权
2.3 工资的竞争决定
2.4 资本权利
2.4.1 租金与利润
2.4.2 所有权与控制权
2.5 企业本质
2.5.1 可交易权利的演进
2.5.2 分工生产中的责任
2.5.3 企业的最后责任人
3 货币理论
3.1 货币性质、货币价格与货币租金
3.1.1 总需求管理中的货币
3.1.2 信用货币的职能
3.1.3 债权货币与债务货币
3.1.3.1 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两个途径
3.1.3.2 债权货币与债务货币
3.1.4 货币租金与货币价格
3.1.4.1 货币租金
3.1.4.2 货币价格
3.2 利率决定与总量经济
3.2.1 双重利率决定与IS-LM模型之否定
3.2.1.1 双重利率决定
3.2.1.2 IS-LM模型之否定
3.2.2 降低利率对货币量的影响
3.2.3 降低利率对价格水平的影响
3.2.4 降低利率对总需求的影响
3.3 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上升
3.3.1 新古典综合派的供求价格理论
3.3.2 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上升
3.3.3 价格与投资需求
3.3.4 价格与消费需求
3.3.5 极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总需求
3.4 债权货币:货币供求决定利率
3.4.1 凯恩斯的利率决定论
3.4.2 债权货币与凯恩斯陷阱的必然性
3.4.3 量化宽松绕不开凯恩斯陷阱
3.5 债务货币:利率决定货币需求
3.5.1 中央银行决定基础利率,商业银行决定货币需求
3.5.2 负利率政策消除了凯恩斯陷阱
3.5.3 用债务货币控制价格水平
3.5.4 调整实际利率
3.5.4.1 市场价格上升,实际利率被动降低,反之亦然
3.5.4.2 中央银行主动降低实际利率
4 货币内生的供求理论与收入决定
4.1 市场规模与劳动分工
4.1.1 分工带来效率
4.1.2 劳动分工与报酬递增
4.1.3 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的论争
4.1.4 市场规模与分工的关系:PT=LE
4.1.4.1 工资,是要素分工收入的一部分
4.1.4.2 市场规模等于要素收入,也等于分工收入
4.2 费雪方程式拓展:MV=PT=LE
4.2.1 经济总量的三位一体
4.2.2 经济增量的三位一体
4.2.3 总量增长率与内含要素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4.2.3.1 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
4.2.3.2 经济增量之间的关系
4.2.3.3 总量增长率与内含要素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4.2.3.4 举例
4.2.4 增量货币配合,吸纳新就业的报酬递增
4.3 货币、价格与收入
4.3.1 分工的不可逆性
4.3.2 价格与分工共同演进
4.3.3 不同的价格水平容纳不同的分工水平
4.3.4 价格与产出效率
4.3.5 价格与质量
4.3.6 价格与收入
4.3.7 价格与财富总量
5 总需求中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
5.1 马歇尔矛盾
5.2 货币流通速度
5.2.1 从萨伊到凯恩斯
5.2.2 货币流通速度V=1
5.2.3 货币流通速度V≠1
5.2.4 货币流通速度V的极端演绎
5.2.4.1 在货币短缺的小镇,如何能够卖掉自己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消费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5.2.4.2 货币流通速度与国家GDP
5.2.5 商业债务的被动产生
5.2.5.1 物物交易时代“无法”进行商业借债
5.2.5.2 货币性商业债务
5.2.6 相对价格与一般价格——关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5.2.6.1 建立在相对价格之上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5.2.6.2 一般价格
5.2.6.3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演绎
5.3 伪货币流通速度
5.4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创造”
5.5 信用货币的制造成本是零
5.6 总需求不会自动配合经济增长
5.6.1 从潜在经济增长到货币经济增长
5.6.2 不可靠的货币流通速度
5.6.2.1 在股市中,人们“理性”控制股票仓位的后果
5.6.2.2 潜在经济增长靠降价实现销售,导致货币升值、通货紧缩
5.6.2.3 货币升值、通货紧缩,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总需求下降
5.6.3 不可靠的货币量
5.7 经济增长,是基于存量的增量
5.7.1 破窗理论
5.7.1.1 家庭角度
5.7.1.2 全社会角度
5.7.2 挖坑埋钱与直升机撒钱
5.8 科斯定理的宏观条件
6 价格变动率
6.1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6.1.1 物价上升与工资上涨
6.1.2 价格的可比性
6.1.3 只有货币经济,没有“名义经济”
6.1.4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边界
6.2 商品应该升值,还是货币应该升值?
6.2.1 企业角度
6.2.2 消费者角度
6.3 货币升值,也是非货币资产贬值
6.3.1 价格变动与资产结构
6.3.2 货币升值,也是非货币资产贬值
6.3.3 货币价格与股票价格
6.3.4 货币价格与非货币资产价格
6.4 被价格创造、消灭的货币
6.4.1 单一股票价格
6.4.1.1 股价上升时
6.4.1.2 股价下降时,把上面的过程重来一次
6.4.2 股价指数
6.4.2.1 流量分析,用MV=PT=LE解释股市崩盘
6.4.2.2 存量分析,用剑桥方程式K=MPT解释股价崩盘
6.4.3 一般价格
6.4.3.1 流量分析,用MV=PT=LE解释1929—1933年的大萧条
6.4.3.2 存量分析,用剑桥方程式K=MPT解释1929—1933年的大萧条
6.5 通货膨胀率阈值
6.6 通货紧缩的必然性
6.6.1 增长、竞争、储币与通货紧缩
6.6.2 产品质量与通货紧缩
6.6.3 心理预期与通货紧缩
6.7 通货膨胀目标
6.7.1 通货膨胀控制目标与零利率下限
6.7.2 通货膨胀率是经济体温
6.7.3 保持适度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
7 货币政策的逻辑
7.1 基础利率,是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7.1.1 逐渐逝去的新古典三大货币政策
7.1.1.1 存款准备金政策
7.1.1.2 公开市场业务
7.1.1.3 再贴现率政策,被中央银行参与的拆借利率取代
7.1.2 用利率控制价格、货币收益、资产收益
7.2 中央银行的首要责任,是控制通货膨胀率
7.2.1 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
7.2.1.1 市场经济中,“国际收支平衡”难以成为货币政策目标
7.2.1.2 经济增长,有利于充分就业,很难做到物价稳定
7.2.1.3 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p=0)时,不利于经济增长,很难做到充分就业
7.2.2 通货膨胀点目标
7.2.3 用基础利率控制通货膨胀点目标
7.3 负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7.3.1 负利率政策的逻辑
7.3.2 负利率政策的实践
8 全球经济一体化
8.1 被政治分裂、被经济统一的世界
8.2 经济一体化中的法律问题
8.2.1 产权与主权
8.2.2 联合国的局限性
8.2.3 宪法之间的同盟
8.3 全球视角的货币
8.3.1 垄断铸币中的铸币税与铸币亏损
8.3.2 经济体内部的货币竞争与贾谊法则
8.3.2.1 经济体内部的货币竞争
8.3.2.2 贾谊法则
8.3.3 社会达尔文意义的货币威权与货币竞争
8.3.4 选择货币政策与选择货币
8.4 中国的货币政策
8.4.1 通货膨胀率目标
8.4.2 利率市场化
8.4.3 存款准备金率
9 天人合一
9.1 媒介货币,如水
9.1.1 水量与货币量
9.1.1.1 旱季与货币短缺
9.1.1.2 雨季与货币过剩
9.1.2 水温与通货膨胀率
9.1.2.1 寒冷与通货紧缩
9.1.2.2 酷热与通货膨胀
9.1.3 水的流动性与货币流通速度
9.2 个体生存方式
9.2.1 适者生存
9.2.1.1 地域
9.2.1.2 政治环境
9.2.1.3 婚姻
9.2.2 创造性生存
9.2.2.1 地域
9.2.2.2 政治环境
9.2.2.3 婚姻
9.2.3 选择性生存
9.2.3.1 地域
9.2.3.2 政治环境
9.2.3.3 婚姻
10 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之否定
10.1 古典需求与价格理论
10.1.1 古典微观需求与价格的内生货币解释
10.1.2 庇古效应之不可能性
10.1.3 不存在古典总需求曲线AD
10.1.4 吉芬商品
10.1.4.1 T1、T2互相替代
10.1.4.2 土豆T1与其他商品无替代
10.1.4.3 土豆T是唯一
10.2 新古典主要经济理论的内生货币解释
10.2.1 垄断
10.2.1.1 全社会角度
10.2.1.2 家庭角度
10.2.2 奥肯定律
10.2.3 菲利普斯曲线
10.2.3.1 就业—收入菲利普斯曲线
10.2.3.2 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
10.2.4 凯恩斯乘数
10.2.5 全要素生产率与索洛剩余
10.2.5.1 生产函数与索洛剩余
10.2.5.2 总量经济与生产函数
10.2.5.3 索洛剩余,源于增量货币吸纳新就业的分工报酬递增
10.2.6 价格、工资的弹性与刚性
10.2.7 费雪效应与吉布森悖论
10.2.7.1 费雪效应
10.2.7.2 吉布森悖论
10.2.8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的政策之争
参考文献
相关书籍
重塑:人工智能与智能经济
新编数字逻辑电路(第3版)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综合治理研究
高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测试:经济法(第九版)
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 历史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
走向卓越: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探索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
经济学基础(第4版)
经济动物生产与疾病防治
福利经济学学科地图
金融加速器视角下货币政策冲击的产出效应研究:以欧元区为例
赚钱的逻辑:普通人的生财之道
相关内容
深圳: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 春天的故事启新篇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动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发力--理论--人民网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理论--人民网
十九大记者招待会:推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党建-人民网
《怪诞行为学》
《黑金政治》
《娱乐至死》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理性乐观派:一部经济学进步史》
《乾隆帝》
《说中国》
《像TED一样演讲》
×
分享,让知识传承更久远
×
《货币经济的逻辑》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