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音乐史话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目录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2-01-24 13:01:47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中国史话》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目录
  • 引言
  • 一 百年间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
    • 2 其他民歌和早期工人民歌
    • 3 新民歌
    • 4 鸦片战争后说唱、歌舞音乐的新发展
    • 5 京剧的鼎盛和地方小戏的繁荣
    • 6 近代民族器乐的缓慢发展
    • 7 瞎子阿炳和吕文成
  • 二 学堂乐歌和20世纪初叶的中国音乐
    • 1 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
    • 2 音乐改革思潮
    • 3 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
    • 4 学堂乐歌的词和曲
    • 5 《苏武牧羊》的产生和流传
    • 6 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 7 西方军乐进入中国
  • 三 五四运动影响下的20年代音乐
    • 1 中国专业音乐的先驱——萧友梅
    • 2 开一代乐风的作曲家——赵元任
    • 3 民族乐器的一代宗师——刘天华
    • 4 儿童音乐大师——黎锦晖
    • 5 中国现代音乐学的开拓者——王光祈
    • 6 音乐美学研究的先驱——青主
    • 7 通俗音乐读物作家——丰子恺
    • 8 普及音乐教育家——柯政和
    • 9 早期音乐教育机构及北大音乐传习所
    • 10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 四 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
    • 1 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 2 作曲家的优秀导师——黄自
    • 3 牺牲在战场上的作曲家——任光
    • 4 时代的号手——聂耳
    • 5 张寒晖和《松花江上》
    • 6 阎述诗和《五月的鲜花》
    • 7 音乐运动的猛将——张曙
    • 8 麦新和《大刀进行曲》
    • 9 范天祥、杨荫浏和《普天颂赞》
    • 10 齐尔品和“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比赛”
    • 11 贺绿汀和《牧童短笛》
    • 12 刘雪庵和《长城谣》
    • 13 小提琴家兼作曲家——马思聪
    • 14 开掘西部民歌宝库的作曲家——王洛宾
    • 15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
    • 16 延安歌咏运动和合唱高潮
    • 17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 18 音乐活动家、作曲家——吕骥
    • 19 国际主义作曲家——郑律成
    • 20 沦陷区的音乐
    • 21 生于台湾的作曲家——江文也
    • 22 台湾歌曲创作的拓荒者——吕泉生
    • 23 40年代的流行歌曲,黎锦光和陈歌辛
    • 24 抗战时期的器乐创作
  • 五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的40年代的中国音乐
    • 1 “秧歌运动”
    • 2 新歌剧《白毛女》
    • 3 “小调大王”——安波
    • 4 马可和《南泥湾》
    • 5 李劫夫和《歌唱二小放牛郎》
    • 6 40年代根据地的音乐
    • 7 “民主歌咏运动”
  • 结语
  • 参考书目
  • 《中国史话》总目录
  • 《中国史话》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
  • 封底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音乐史话》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