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影像媒介的文化、历史与理论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第三部分 影像与类型
浏览
1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5-03-24 23:52:12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书名页
前 言
目录
第一部分 影像史评
战后上海电影传播再媒介化形态研究
明星身份与群体偏见:袁美云吸食鸦片案背后的社会互动
现代性、龙江电影与地方性知识生产
“废墟上的救赎寓言”:《柏林苍穹下》的孩童时刻——从理查德·沃林的文德斯评注谈起
神秘幻象与现实立场——杨福东《竹林七贤》相关美学分析
论东南亚场所对王家卫电影“异托邦” 建构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部分 新媒介与新理论
社会参与式行为影像的陌生化效应
人工智能时代有关电影算法的思考——技术与艺术的象征性互动及互动传播的意义
2020:科学世界影像漫游[1]
重塑再造:互联网时代电影生产的再媒介化
解构与建构之间:元电影研究
数字复制时代艺术观念的转向
“无限游戏”的哲学隐喻——交替现实游戏(ARGs)研究
景观、姿势与游戏:一种反叙事谱系
影像艺术作品观看的对象化
电影美学中的想象力消费:动机、生产和目的
经典叙事法、哲学与宗教视角下的思维与逻辑关联——中外电影文化建构比较研究
物象、影像与心象:电影本体论的佛教哲学视角
重读爱森斯坦:吸引力电影与动态理论
第三部分 影像与类型
中国城市移民电影的“负审美”哲思
收缩城市的银幕想象——论近期犯罪题材影片对哈尔滨的城市空间再现
重述神话——新世纪国产神怪片的类型建构与美学辨析
物质、空间、感官:媒介考古学视域下的动画性研究
犹在镜中: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对真实的构建与反思
第四部分 声音理论与声音文化
独白剧场中的听觉艺术研究
“可聆听的”人类学研究:从“声景” 到“声音人类学”
倾听沉默的声音——对米歇尔·希翁“埃尔格听觉”的阐发
电影视听关系对现实的延展
人声在影像外——辩士的当代回响
左翼电影的声音景观与美学观念建构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影像媒介的文化、历史与理论》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