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樊登讲论语:学而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曾子对颜回的怀念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2-10-20 02:49:28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书名页
  • 版权页
  • 自序 《论语》塑造了我
  • 目录
  • 学而第一
    • 学而时习之:如何应对人生中的一切痛苦
    • 君子务本:“微习惯”有多重要
    • 巧言令色,鲜矣仁:如何从面部表情识人
    • 吾日三省吾身:批判性思维的最高境界
    • 敬事而信:带着敬畏心工作,怀着同理心管理人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的最佳路径
    • 贤贤易色:别沉迷于外在的美好
    • 不重则不威:端庄和假正经只有一线之隔
    • 慎终追远: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 温、良、恭、俭、让:每天都应当做好正向积累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传承好的家风、家训、价值观
    • 礼之用,和为贵:“以和为贵”绝对不是和稀泥
    • 信近于义,恭近于礼:无原则守信是愚,过分恭敬是失礼
    • 居无求安:当我们贫穷时,如何自在地生活
    •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最高级的金钱观
    • 不患人之不己知:关注影响圈以内的事情
  • 为政第二
    • 譬如北辰:领导者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
    • 思无邪:最诗意、最动人的语言
    • 道之以德:管理人,用规则还是用道德
    • 三十而立:你的立身之本是什么
    • 事之以礼:有尺度,才是真正的孝
    • 父母唯其疾之忧:懂得沟通,是孝的关键
    • 子游问孝:什么是尊敬
    • 色难:你能做到始终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吗
    • 回也不愚:自主思考的力量
    • 人焉廋哉:看穿一个人,三个角度就够了
    • 温故而知新:在反思中学习
    • 君子不器:让自己拥有“反脆弱”的特性
    • 先行:什么情况下可以表达心中的想法
    • 君子周而不比: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
    • 思而不学则殆:缓解焦虑最好的方法,是多学和多思
    • 攻乎异端:如何对待不同的意见
    • 不知为不知:毁灭我们的不是无知,而是傲慢
    • 子张学干禄:管理者的艺术
    • 举直错诸枉:领导者如何选拔人才
    • 举善而教不能:员工强,则公司强
    • 孝乎惟孝:影响力比职称更重要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的价值
    • 虽百世可知也:孔子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预测
    • 见义不为,无勇也:做一个有勇气、有力量的人
  • 八佾第三
    • 是可忍,孰不可忍:做一个有温度、“不忍心”的人
    • 三家者以《雍》彻:孔子论礼乐之道
    • 人而不仁如礼何:当心变得麻木时,一切都没有意义
    • 与其奢也,宁俭:礼的根本,是有一颗柔软的心
    • 夷狄之有君:孔子对于华夏文化的自信
    • 季氏旅于泰山:“祭泰山”的哲学悖论
    • 君子无所争:“君子之争”的三个原则
    • 绘事后素:尊重人的基本需求,再谈礼
    • 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对于礼崩乐坏的无奈
    • 吾不欲观之矣:孔子对于礼仪现状的感慨
    • 或问禘之说:祭祀的本质,是为了团结
    • 祭神如神在:做任何事,都要怀着敬畏之心
    •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实力才是真正的底气
    • 吾从周:孔子对周礼的赞叹
    • 每事问:请永远葆有好奇之心
    • 射不主皮:射箭的礼仪
    • 我爱其礼:如何看待历史的变化
    •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如何面对外界的误解
    •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一句话说透管理之道
    • 哀而不伤:在《诗经》中学习情绪管理
    • 成事不说:沉默的价值
    • 管仲知礼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 乐其可知也:跟着孔子欣赏音乐之美
    •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尽善尽美:对《韶》乐的赏析
    • 吾何以观之哉:礼的核心,是时刻保持恭敬之态度
  • 里仁第四
    • 仁为美:环境对人的影响
    • 仁者安仁: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 唯仁者能好人:人际交往中,如何分辨小人与君子
    • 苟志于仁矣:美好的目标,会让我们成为美好的人
    •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仁是一种舒服、惬意的状态
    • 我未见力不足者:只要往前走,就能抵达目标
    • 观过,斯知仁矣:从一个人犯的错误,看穿这个人
    • 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的乐趣,在于对真知的追求
    •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对身外之物,不必在意
    • 义之与比:凡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 君子怀德:什么是君子的格局
    • 放于利而行:为什么有的人越有钱,越不幸福
    • 能以礼让为国乎:礼是治国之道、快乐之源
    • 患所以立:放弃关注圈,扩大影响圈
    • 吾道一以贯之:孔子的哑谜
    • 君子喻于义: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在于价值观
    • 见贤思齐:内省的最佳方法
    • 劳而不怨:当我们和父母产生分歧
    • 父母在,不远游:陪伴的重要性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传承家风
    •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我们如何面对父母的老去
    • 古者言之不出:别轻易许诺
    • 以约失之者鲜矣:遵守规则,是做人的基本
    • 君子欲讷于言:行胜于言
    • 德不孤:美好的人,总会成群出现
    • 朋友数,斯疏矣:亲密无间,反而会造成疏远
  • 公冶长第五
    • 可妻也:判断一个人,要看本质
    • 邦有道,不废:一个智慧之人的处世之道
    • 君子哉若人:孔子大赞子贱
    • 瑚琏也:孔子评价子贡
    • 焉用佞:谁说做人一定要有好口才
    • 吾斯之未能信:做一个谨慎、自知的人
    • 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评价子路
    • 不知其仁:不要随意论断他人
    • 回也闻一以知十:怀念颜回
    • 听其言而观其行:根据行为识人
    • 吾未见刚者:真正的坚韧,是管住欲望
    • 非尔所及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多难
    •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为什么孔子绝对不谈论天道
    • 唯恐有闻: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新鲜事物
    • 不耻下问:内心强大之人,才敢于放低身段
    • 有君子之道四焉:四条管理之道
    • 久而敬之:相处之道,是不因熟悉而怠慢
    • 臧文仲居蔡:孔子评论臧文仲
    • 未知,焉得仁:我们永远无法看穿一个人的内心
    • 再,斯可矣:如何提升个人判断力
    • 愚,不可及也:“愚不可及”的原义,是大智若愚
    • 归与归与:孔子对故土的极度思念
    • 怨是用希:放下过去,就是放过自己
    • 孰谓微生高直:什么才是真正的直
    • 巧言令色足恭:过分的恭敬,是可耻的
    • 盍各言尔志:人生志向的三个层次
    • 自讼者: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
    • 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感叹“好学不易”
  • 雍也第六
    • 雍也可使南面:孔子称赞冉雍
    • 居敬而行简:自我修炼的标准
    • 不迁怒,不贰过: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 君子周急不继富: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 与之粟九百: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
    • 山川其舍诸: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三月不违仁:维持仁的境界,有多难
    • 于从政乎何有:果断、通达、才能,管理者的三个特点
    • 善为我辞焉:闵子骞为何拒绝做官
    • 伯牛有疾:纯良之人,怎么会生病呢!
    • 回也不改其乐:快乐是一种奇妙的能力
    • 中道而废:不开始努力,怎么能断定自己做不到
    • 女为君子儒:什么是“君子儒”,什么是“小人儒”
    • 行不由径:不走捷径,是君子之道
    • 非敢后也:孟之反的幽默感
    • 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口才和外貌,是小人之道
    • 何莫由斯道:走正道,还是走偏门
    •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什么是真正的内外兼修
    • 人之生也直:君子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正直
    • 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学习的三重境界
    •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夏虫不可以语冰
    • 敬鬼神而远之:敬畏上天,但不迷信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与智,是每个人都要追求的境界
    • 鲁一变,至于道:孔子对周礼的尊崇
    • 觚不觚:孔子“待价而沽”
    •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君子要如何约束自己
    • 子见南子:一段“八卦”
    • 中庸之为德也:中庸之道,到底是什么
    • 能近取譬:人人都应该拥有共情能力
  • 述而第七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真正的创新离不开旧有知识体系
    • 学而不厌:延迟满足能力多强,成就才会有多高
    • 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应该怎样审视自身缺点
    • 子之燕居:对待家人应该和接待朋友一样谦恭
    • 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的偶像
    •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怎样看准一个人
    • 自行束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让人喜爱学习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一顿饭就能看清人的素养
    • 哭则不歌:乐观的人更能体会哀伤
    •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创业不能靠勇气和热血,要有规划
    • 富而可求:创业应该把事情做到极致,而不是跟风
    • 子之所慎: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 三月不知肉味:怎样进入忘我的心流境界
    • 求仁而得仁:成熟的人能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 乐亦在其中矣:如何理解幸福?幸福应该是一种能力
    • 五十以学《易》:若十年前没种树,最好的时机是现在
    • 子所雅言:人生有很多事情,要执着以待
    • 乐以忘忧:自信的人,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 我非生而知之者:认知失调是成功路上最难跨越的坎
    • 子不语怪、力、乱、神:成功者都是专注做好自己事情的人
    • 择其善者从之:自律反熵而行的人才能具备成长型心态
    • 天生德于予:只有心怀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创造奇迹
    • 吾无隐乎尔:给自己怎样的定位,就能有多高的成就
    • 文、行、忠、信:我们应该学习的人生境界和生活方法
    • 亡而为有,虚而为盈:放空自己才能更上一层楼
    •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君子处世要有原则和底线
    • 多见而识之:创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多闻多听多学
    • 人洁己以进:成熟的人应该学会处理矛盾
    • 我欲仁,斯仁至矣:世上无难事,想做、去做,就能做到
    • 苟有过,人必知之:向成功者学习怎样去承担责任
    • 子与人歌而善之:向优秀的人学习,生活更加有趣味
    • 躬行君子:君子怎么做事?勤奋努力,谦逊虚心
    •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成功者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 丘之祷久矣:了解并学会运用心理安慰剂
    • 奢则不孙,俭则固:爱自己,但别太爱面子
    • 君子坦荡荡:不求于人才能生活自在
    • 威而不猛:领导者应该具备这些气质
  • 泰伯第八
    • 三以天下让:拥抱不确定性,才能够坦然地做到不争
    • 恭而无礼则劳:哪怕做好事,也要注意分寸
    •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爱惜自己,就是孝
    •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日常修炼自我的三个路径
    •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曾子对颜回的怀念
    • 临大节而不可夺:君子的气节
    • 士不可以不弘毅:君子应当胸怀博大、果敢能决断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求学的三个阶段
    •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管理之道,并非“愚民”
    •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由善意铺就
    • 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骄傲和吝啬,是危险的缺点
    •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求学之道,是心无旁骛
    •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无能与无德,都是耻辱的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敢于信任他人
    • 《关雎》之乱:孔子对礼乐的感受
    • 狂而不直:“缺点+缺点”的破坏性
    •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如何应对求学过程中的焦虑
    • 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高级的管理者,并不在乎地位
    • 大哉尧之为君也:孔子赞美尧
    • 周之德:孔子赞美尧舜、周朝
    • 禹,吾无间然矣:孔子赞美禹
  • 子罕第九
    • 子罕言利:找到人生的使命感,不再被利益驱使
    • 博学而无所成名:求学,是追求博闻还是专精
    • 虽违众,吾从下:孔子对礼的坚持
    • 子绝四:将“孔子四戒”用于管理学
    • 子畏于匡:文化使命感使人冷静、强大、坚韧
    •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被封圣,并非孔子本意
    • 吾不试,故艺:拥抱人生的不确定性
    • 叩其两端而竭焉:提问的艺术
    •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看到人生尽头之后的无奈
    • 虽少必作,过之必趋:礼与修养,是对自身最好的保护
    •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做任何事,别在突破阈值之前放弃
    • 子疾病:孔子希望以老师的身份去世
    • 我待贾者也:孔子在等待伯乐
    •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就不惧怕黑暗
    • 《雅》《颂》各得其所:孔子编订《诗经》
    • 不为酒困:了解饮酒的场合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是残忍的,也是公平的
    •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从好色,看“自私的基因”
    • 进,吾往也:你是自己人生唯一的决策者
    • 语之而不惰:不懈怠,是对学问的尊重
    • 吾见其进也:纯粹求知的乐趣
    •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立志容易,坚持不易,抵达目标更不易
    • 后生可畏:孔子对年轻人的期许
    • 巽与之言:提高领导力,先学会正面反馈
    • 毋友不如己者: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 匹夫不可夺志也:精神与意志,是最坚不可摧的力量
    •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的钝感力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日久见人心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儒家的“三达德”
    • “可与共学”“可与适道”“可与立”“可与权”:
    • 夫何远之有:一切放弃前行的理由,都是借口
  • 乡党第十
    • 孔子于乡党:说话一定要分场合
    • “侃侃如也”“訚訚如也”“踧踖如也”:孔子的画像
    • 宾不顾矣:古今都应该遵守的“商务礼仪”
    • 入公门,鞠躬如也:孔子上殿时的仪态
    • 执圭:朝堂上和外交中要注意的细节
    • 君子不以绀■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尚”
    • 必有明衣:沐浴、斋戒如何穿衣
    • 食不厌精:舌尖上的孔子
    • 祭于公,不宿肉:祭祀之肉怎么吃
    • 食不语:安安静静地吃饭,是最简单的美好
    • 虽疏食菜羹,必祭:认真对待每一顿饭
    • 席不正,不坐:入席就座的礼仪
    • 杖者出,斯出矣:尊重老者,从未老时开始
    • 乡人傩:古时候的驱鬼仪式
    • 再拜而送之:最情深义重的送别
    • 丘未达,不敢尝:药岂是混吃的
    • 伤人乎:孔子的人道主义精神
    •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陪领导吃饭的原则
    • 疾,君视之:生病也要注意形象
    • 不俟驾:一举一动,都能表达对他人的重视
    • 每事问:不懂就问,是一种礼节
    • 于我殡:替朋友办好身后事,是最真挚的情谊
    • 朋友之馈:当有人送孔子豪车时,他会怎么办
    • 居不客:家是摘下面具的地方
    • 必变色而作:让自己拥有对生活的感受力
    • 车中不亲指:好乘客的自我修养
    • 时哉时哉:时运的重要性
  • 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樊登讲论语:学而》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