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著作权法原理解读与审判实务 - 杨柏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封面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4-04-30 06:24:47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版权信息
  • 序
  • 第一章 著作权纠纷的裁判原则
    • 第一节 《著作权法》立法目的与修法历程
      • 二、修法的背景与历程
    • 第二节 著作权案件的审理原则
      • 一、侵害著作权案件的四大审理原则
      • 二、《著作权法》与《民法典》《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 第三节 著作权案件的审理思路
      • 一、一般著作权案件的审理思路
      • 二、涉外著作权案件的审理思路
    • 第四节 审查权利客体及权利范围
      • 一、审查权利客体
      • 二、审查权利范围
  • 第二章 著作权案件的程序审查
    • 第一节 审查管辖
      • 二、管辖权确定的主要规则
      • 三、北京地区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梳理
    • 第二节 审查案由
      • 二、同一案件中同时主张侵害著作权及其他权利的处理
    • 第三节 诉讼主体的审查与确定
      • 一、著作权被许可人诉讼主体资格的审查
      • 二、职务作品、合作作品的起诉主体
      • 三、与集体管理组织签订合同后的起诉
    • 第四节 涉外证据的审查与变化
      • 一、对于语言文字内容的要求
      • 二、对于公证认证形式的要求
      • 三、对于域外证据的审查
  • 第三章 权利客体的审查
    • 第一节 2020年《著作权法》作品条款的修改
    • 第二节 作品的审查和认定
      • 二、作品的构成要件
      • 三、独创性是“有无”之分还是“高低”之别
      • 四、创作主体对判断是否构成作品的影响
      • 五、作品登记证书与独创性的判断
    • 第三节 作品类型的认定
      • 二、作品类型的例示性和“新表达”作品类型确定的原则
      • 三、不同类型作品独创性判断标准是否一致
    • 第四节 具体作品类型的认定
      • 二、建筑作品
      • 三、模型作品
      • 四、古籍点校
  • 第四章 著作权及相关权利归属的审查
    • 第一节 署名推定规则
      • 一、署名推定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 二、署名的识别
      • 三、署名非真名时的证明
      • 四、录音制作者权的归属
      • 五、表演者权的归属
    • 第二节 初步证据规则
      • 一、初步证据规则的理解和适用
      • 二、数码照片权属的认定
    • 第三节 特殊作品的权利归属与认定
      • 一、职务作品的权属认定
      • 二、合作作品的权属认定
      • 三、委托作品的权属认定
      • 四、利用民间文学艺术元素或素材创作作品的权属认定
      • 五、临时创作组织作品的权属认定
      • 六、多重许可、转让的权属判断
  • 第五章 侵害著作人身权的认定
    • 第一节 侵害发表权的认定
      • 二、发表权的一次性用尽
      • 三、侵害发表权的认定
    • 第二节 侵害署名权的认定
      • 二、侵害署名权的认定
      • 三、职务作品署名权的行使
    • 第三节 侵害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认定
      • 二、侵害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行为类型与判断标准
      • 三、著作财产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冲突及侵权认定
  • 第六章 侵害著作财产权的认定
    • 第一节 侵害复制权、发行权的认定
      • 二、侵害发行权的认定
      • 三、侵害专有出版权的认定
    • 第二节 侵害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及广播权的认定
      • 二、侵害表演权的认定
      • 三、侵害放映权的认定
      • 四、侵害广播权的认定
    • 第三节 侵害改编权、翻译权与汇编权的认定
      • 二、侵害翻译权的认定
      • 三、侵害汇编权的认定
    • 第四节 兜底条款的适用
  • 第七章 侵害邻接权的认定
    • 第一节 侵害表演者权的认定
      • 二、表演者权的界定与行使
      • 三、侵害表演者权的认定
    • 第二节 侵害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认定
      • 二、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内容及保护期限
      • 三、侵害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认定
    • 第三节 侵害广播组织权的认定
      • 二、广播组织权的主体与客体
      • 三、广播组织权的内容
      • 四、广播组织权的权利限制
    • 第四节 侵害版式设计权的认定
      • 一、版式设计权的主体
      • 二、版式设计权的客体
      • 三、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版式设计权”的几种情形
  • 第八章 侵害著作权案件抗辩事由的审查
    • 第一节 抗辩事由的内容及审查原则
      • 一、主要抗辩事由概述
      • 二、程序性抗辩事由的审查
      • 三、实体性抗辩事由的审查
      • 四、抗辩事由审查原则
    • 第二节 相关典型的抗辩事由
      • 一、有限表达
      • 二、必要场景
      • 三、公有领域
      • 四、在先作品
      • 五、独立创作
      • 六、合法来源
    • 第三节 著作权限制相关抗辩事由的审查
      • 一、合理使用
      • 二、法定许可
      • 三、指明作者及作品名称与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的关系
  • 第九章 侵害著作权法律责任的确定
    • 第一节 停止侵害责任的适用与例外
      • 二、停止侵害责任的例外
    • 第二节 损害赔偿责任的确定与顺位
      • 二、损害赔偿责任的确定方法及适用顺序
      • 三、赔偿计算方法的选择与举证
      • 四、举证妨碍适用条件和后果
      • 五、裁量确定赔偿数额与法定赔偿
    • 第三节 惩罚性赔偿的条件与适用
      • 一、惩罚性赔偿的条件
      • 二、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 三、惩罚性赔偿与其他责任的关系
    • 第四节 合理开支的证明与认定
      • 二、合理开支的证明和支持
    • 第五节 赔礼道歉责任与精神损害赔偿的确定
      •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原则与确定
  • 第十章 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认定
    • 第一节 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审理思路
      • 二、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
      • 三、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认定步骤
    • 第二节 直接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认定
      • 二、分工合作共同提供作品的认定
      • 三、网页快照行为的认定
      • 四、定时播放行为的认定
    • 第三节 间接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认定
      • 一、教唆、帮助侵权的认定及过错
      • 二、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认定及过错
      • 三、链接服务提供者的认定及过错
      • 四、被告主张链接服务的举证
      • 五、新类型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认定及过错
    • 第四节 通知与删除规则的认定
      • 二、通知与删除规则的适用
      • 三、反通知、转通知及通知错误
    • 第五节 技术措施的类型与认定标准
      • 二、技术措施的认定标准
      • 三、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设置链接的行为认定
  • 第十一章 侵害视听作品著作权的认定
    • 第一节 影视作品权属的司法认定
      • 一、影视作品署名的现状辨析
      • 二、影视作品署名现状对司法审判的影响
      • 三、影视作品权属认定的司法规则
    • 第二节 涉影视作品侵权的认定
      • 一、“剽窃”行为与侵害复制权、改编权行为
      • 二、涉影视作品“剽窃”类侵权案件的审理方法
      • 三、“剽窃”类案件侵害著作权的判断思路
      • 四、相同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判断规则
      • 五、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 第三节 影视作品的衍生开发及其保护
      • 一、具有较高知名度作品名称的保护
      • 二、影视作品中角色形象的保护
      • 三、影视作品的截图、剧照、海报的保护
    • 第四节 “其他视听作品”的认定
      • 一、“其他视听作品”的权属认定
      • 二、“其他视听作品”的具体类型分析
      • 三、利用他人作品元素改编网络游戏行为的认定
  • 第十二章 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认定
    • 第一节 侵害计算机软件的具体行为
      • 二、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类型
      • 三、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件概述
    • 第二节 最终用户类案件的审理与认定
      • 二、最终用户侵害复制权的认定
      • 三、最终用户类侵权案件的审理思路
    • 第三节 抄袭剽窃类案件的审理与认定
      • 二、确定软件版本的方法
      • 三、软件的具体对比
  • 第十三章 著作权合同纠纷的审查与认定
    • 第一节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 二、合同文本约定不明的解释规则
      • 三、超出许可范围使用的情形与认定
      • 四、著作权人不得对专有使用权进行重复许可
    • 第二节 委托创作合同
      • 二、委托创作成果的归属
      • 三、创作成果的质量标准及判断
      • 四、委托创作合同无效的典型情形
      • 五、委托创作合同的单方解除权
    • 第三节 出版合同
      • 二、出版合同中优先签约条款
      • 三、出版合同的法律风险与注意事项
    • 第四节 演艺经纪合同
      • 二、演艺经纪合同的法律风险与注意事项
    • 第五节 计算机软件合同
      • 二、计算机软件合同纠纷的审理难点及对策
  • 附录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侵害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著作权法原理解读与审判实务 - 杨柏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