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无处安放的互联网隐私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24 大数据世界的隐私展望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2-01-24 10:54:02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版权信息
  • 前言 人用手创造了什么,就该用头脑控制什么
  • 01 电子隐私信息中心的前20年
  • 02 隐私和政务公开的需求
  • 03 因果循环
  • 04 大学的隐私新模式
  • 05 机器人领域的监督法缺陷
  • 06 保护信息时代的性隐私
  • 07 欧洲数据保护新机制所面临的隐私机会和挑战
  • 08 化名假名:监控时代的身份管理
  • 09 遥迢归途:隐私是一项基本人权
  • 10 无界限的问责制:批量数据存储、抢先监控和跨大西洋数据保护
  • 11 监控社会和透明的人
  • 12 匿名需要被捍卫及其理由
  • 13 未来发展方向:密码学
  • 14 达成协议并避免信息技术漏洞
  • 15 自主权的作用:隐私科技的用户采纳度
  • 16 教育数据的隐私保护
  • 17 系统和网络安全如何与隐私相互作用
  • 18 “尊重语境”:履行白宫报告的承诺
  • 19 隐私、自主性和网络平台
  • 20 健康隐私的未来
  • 21 匿名和自由言论:ICANN能否实现匿名域名注册
  • 22 通过版权法保护隐私可行吗
  • 23 恐惧和便利
  • 24 大数据世界的隐私展望
  • 结语 《马德里隐私声明》——“全球隐私标准”
  • 共同执笔人简介
  • 译者后记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无处安放的互联网隐私》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