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需求、供给与补偿体系研究:以焦作市为例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2.2.3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概念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5-03-25 02:03:33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作者简介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有助于推进城市生态补偿体系的研究
  • 1.1.2.2 有助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综述
  • 1.2.1 资源枯竭型城市研究综述
  • 1.2.1.1 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研究
  • 1.2.1.2 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研究
  • 1.2.1.3 国内外研究对比分析
  • 1.2.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供需研究综述
  • 1.2.2.1 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供需研究
  • 1.2.2.2 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供需研究
  • 1.2.3 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1.2.3.1 国外生态补偿的研究
  • 1.2.3.2 城市生态补偿的研究
  • 1.2.3.3 城市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1.2.4.1 资源枯竭型城市研究文献评述
  • 1.2.4.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供需研究文献评述
  • 1.2.4.3 城市生态补偿研究文献评述
  • 1.3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3.1 理论方面
  • 1.3.3.2 实证方面
  • 1.4 技术路线
  • 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和内涵辨析
  • 2.1.1 资源枯竭型城市相关概念
  • 2.1.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 2.1.1.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
  • 2.1.1.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征
  • 2.1.2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 2.1.2.1 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
  • 2.1.2.2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 2.1.3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
  • 2.1.3.1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 2.1.3.2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 2.2 生态补偿的相关概念
  • 2.2.1 生态补偿的概念
  • 2.2.1.1 生态补偿的内涵
  • 2.2.1.2 生态补偿的特征
  • 2.2.2 生态足迹的概念
  • 2.2.2.1 生态足迹的内涵
  • 2.2.2.2 生态足迹的特征
  • 2.2.3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概念
  • 2.2.3.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 2.2.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分类
  • 2.2.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概念
  • 2.2.4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 2.2.4.1 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 2.2.4.2 生态承载力的特征
  • 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供需的理论基础
  • 2.3.1 资源生命周期理论
  • 2.3.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3.3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城市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分析
  • 2.4.1 经济学理论
  • 2.4.1.1 生态资源价值理论
  • 2.4.1.2 外部性理论
  • 2.4.1.3 经济可持续增长理论
  • 2.4.2 管理学理论
  • 2.4.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2 公共物品理论
  • 2.4.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4.4 生态系统理论
  • 2.5 城市生态补偿体系
  • 2.5.1 生态补偿体系构建必要性
  • 2.5.2 生态补偿体系构建内容
  • 2.5.2.1 明确指导思想和原则
  • 2.5.2.2 生态补偿的主体与方法
  • 2.5.2.3 实施生态补偿措施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生态足迹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需求分析
  • 3.1 生态需求的内涵
  • 3.1.1 生态需求的概念
  • 3.1.2 生态需求的产生根源
  • 3.2 生态足迹方法的改进
  • 3.2.1 生态足迹方法的内涵
  • 3.2.1.1 生态足迹方法的概念
  • 3.2.1.2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的主要内容
  • 3.2.1.3 生态足迹方法特征
  • 3.2.2 改进的生态足迹方法
  • 3.2.2.1 计算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足迹
  • 3.2.2.2 生态足迹计算结果分析
  • 3.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足迹需求分析
  • 3.3.1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足迹需求变化因素分析
  • 3.3.1.1 生态足迹与资源消费
  • 3.3.1.2 生态生产性土地
  • 3.3.1.3 全球生态标杆
  • 3.3.1.4 均衡因子
  • 3.3.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足迹需求变化规律
  • 3.3.2.1 基于生态容量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足迹变化规律
  • 3.3.2.2 人类负荷与生态足迹体现的生态足迹变化规律
  • 3.3.2.3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体现的生态足迹变化规律
  • 3.3.2.4 全球赤字与全球盈余体现的生态足迹变化规律
  • 3.3.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足迹需求计算模型
  • 3.3.3.1 划分消费项目指标
  • 3.3.3.2 计算生态足迹实际需求
  • 3.3.3.3 计算生态承载力
  • 3.4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需求计算——以焦作市为例
  • 3.4.1 焦作市地区生产总值与资产投资关系
  • 3.4.2 焦作市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当量价值
  • 3.4.2.1 指标选取
  • 3.4.2.2 焦作市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测算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供给分析
  • 4.1 生态供给的内涵
  • 4.1.1 生态供给的概念
  • 4.1.2 生态供给的产生根源
  • 4.2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 4.2.1 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 4.2.2 城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关系
  • 4.2.2.1 生态服务价值的概念
  • 4.2.2.2 生态服务价值与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关系
  • 4.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承载力类型界定
  • 4.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承载力分析
  • 4.3.1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承载力变化的影响因素
  • 4.3.1.1 生态服务预期供给
  • 4.3.1.2 预期生态服务成本
  • 4.3.1.3 城市生态承载力各因素逻辑关系
  • 4.3.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规律
  • 4.3.3 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
  • 4.3.3.1 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
  • 4.3.3.2 生态承载指数
  • 4.3.4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模型
  • 4.3.4.1 生态承载力评估准则
  • 4.3.4.2 生态承载力评估程序
  • 4.3.4.3 确定分级评估目的
  • 4.3.4.4 确定分级评估基准
  • 4.4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供给计算——以焦作市为例
  • 4.4.1 基于遥感的焦作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4.4.1.1 数据来源
  • 4.4.1.2 试验与结果分析
  • 4.4.1.3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4.4.2 焦作市转移支付供给
  • 4.4.3 焦作市地方财政资金供给
  • 4.4.4 焦作市信贷资金供给
  • 4.4.5 焦作市外资资金供给
  • 4.4.6 焦作市其他途径资金供给
  • 4.4.7 焦作市地区生产总值与资金投入关系的评价
  • 4.4.7.1 与转移支付供给关系
  • 4.4.7.2 与地方财政资金供给关系
  • 4.4.7.3 与信贷资金供给关系
  • 4.4.7.4 与外资资金供给关系
  • 4.4.7.5 与其他途径资金供给关系
  • 4.5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供给能力变化趋势分析——以焦作市为例
  • 4.5.1 生态供给能力评价指标选择
  • 4.5.2 生态供给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 4.5.3 焦作市生态供给能力分析
  • 4.5.3.1 资源供给能力变化规律与趋势
  • 4.5.3.2 环境供给能力变化规律与趋势
  • 4.5.3.3 经济供给能力变化规律与趋势
  • 4.5.4 焦作市生态供给能力变化趋势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供需视角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体系构建
  • 5.1 基于市场均衡的生态服务供需类型分析
  • 5.1.1 非均衡的生态服务供需关系
  • 5.1.2 均衡的生态服务供需关系
  • 5.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准则
  • 5.2.1 生态补偿原则
  • 5.2.2 生态补偿计算
  • 5.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 5.2.2.2 相关者损益计算
  • 5.2.2.3 环境恢复与治理计算
  • 5.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补偿体系构建
  • 5.3.1 生态补偿体系要求
  • 5.3.1.1 经济要求
  • 5.3.1.2 社会要求
  • 5.3.1.3 环境要求
  • 5.3.2 生态补偿体系架构
  • 5.3.2.1 生态补偿体系基本结构
  • 5.3.2.2 生态补偿体系主要内容
  • 5.3.3 生态补偿路径
  • 5.4 焦作市生态补偿体系建立与实施
  • 5.4.1 焦作市生态补偿概况
  • 5.4.1.1 生态补偿实践
  • 5.4.1.2 生态补偿进程
  • 5.4.1.3 生态供需缺口测度
  • 5.4.1.4 生态补偿路径选择
  • 5.4.2 焦作市生态补偿成本计算
  • 5.4.2.1 生态补偿成本模型
  • 5.4.2.2 焦作市矿产资源价值计算
  • 5.4.2.3 土地破坏成本计算
  • 5.4.2.4 大气污染成本计算
  • 5.4.2.5 其他污染成本计算
  • 5.4.2.6 治理成本计算
  • 5.4.2.7 焦作市生态补偿总成本
  • 5.4.3 焦作市生态补偿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5.4.3.1 焦作市生态补偿指导思想
  • 5.4.3.2 焦作市生态补偿原则
  • 5.4.4 焦作市生态补偿架构
  • 5.4.4.1 补偿基础
  • 5.4.4.2 补偿资金
  • 5.4.4.3 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
  • 5.4.4.4 补偿方式
  • 5.4.5 焦作市生态补偿主体与方法
  • 5.4.5.1 焦作市生态补偿体系的补偿主体
  • 5.4.5.2 补偿方法和重点补偿领域的选择
  • 5.4.6 焦作市生态补偿体系实施措施
  • 5.4.6.1 健全资源监督管理体制
  • 5.4.6.2 应用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机制
  • 5.4.6.3 落实企业自行组织恢复和治理措施
  • 5.4.6.4 加快转型,优化发展模式
  • 5.4.6.5 完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重要术语索引表
  •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需求、供给与补偿体系研究:以焦作市为例》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

        欢迎使用AI助手 AI助手
        全屏 缩小 隐藏 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