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十讲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第七讲 冯友兰与牟宗三的哲学史研究方法论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5-03-25 00:40:55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前言
  • 第一讲 西方哲学研究的中国视角
  • 一、为什么要有中国视角
  • 二、何为中国视角
  • 三、为什么要在西方哲学的研究中突显中国视角
  • 第二讲 学院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西方哲学参照系问题
  • 一、中国哲学史的现实存在方式和研究目的
  • 二、尺子、镜子与窗子
  • 第三讲 “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与“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
  • 一、“史学式的”与“非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的区分及其相关问题
  • 二、哲学史的研究何以是“哲学的”
  • 三、“哲学史家的”哲学史研究方式与“哲学家的”哲学史研究方式
  • 第四讲 研究西方哲学的诸种方式及其意义
  • 一、讲说、著述和翻译
  • 二、中、西、马的共存与西方哲学研究
  • 三、西方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
  • 第五讲 哲学家的私人生活与其哲学的解读
  • 一、哲学家的糟糕生活是否影响人们对其哲学的理解和评价
  • 二、哲学家的私人生活与其哲学的解读之关系的类型学考察
  • 三、哲学家的私人生活与其哲学解读之关系在哲学史研究三阶段的不同表现
  • 第六讲 诠释学的两种取向与哲学史的两种研究方式
  • 一、诠释学的类型区分与诠释学的理论结构
  • 二、哲学诠释学与哲学史的两种研究方式
  • 第七讲 冯友兰与牟宗三的哲学史研究方法论
  • 一、哲学史的“历史学家的写法”与“哲学家的写法”
  • 二、冯友兰的哲学史研究方法论
  • 三、牟宗三的哲学史研究方法论
  • 第八讲 “反向格义”的纷争与中西哲学比照中的本质主义迷误
  • 一、难免相互参照,未必“反向格义”
  • 二、中西哲学比照中的本质主义迷误
  • 三、本质主义的扬弃与中西哲学之间的良性互动
  • 第九讲 本质主义的超越与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重思
  • 一、本质主义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理路及其缺陷
  • 二、旨趣的游移与会通中西的迷误
  • 三、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两种取向
  • 第十讲 中国哲学界缺乏思想创造力的学理根源探究
  • 一、沉迷于“哲学史研究”是缺乏哲学创造力的根本原因吗
  • 二、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的相互脱节
  • 三、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
  • 附录
  • 注释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十讲》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