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民初第一届国会选举舞弊与竞选活动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2-01-24 13:08:18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书名页
  • 版权页
  • 新人文丛书编辑委员会
  • 【总序】新人文:在思想与行动之间
  • 目录
  • 自序:我的宪政史研究道路
  • 上辑 民国政治转型与制度经验
    • 民国时期的政体转型
    • 现代中国的首次民主转型 ——读朱宗震《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 民国早期的政治权力变迁
    •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参与
    • 透视民国早期的政治文化
    • 理念与利益:抗战时期民主运动的反思 ——读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
    • 国民党的十年政改(1938—1948)
    • 《临时约法》与民国政体规划
    • 《天坛宪法草案》与民初宪政选择的失败
    • “超总统制”与民初政体选择的迷失
    • 央地关系:民国初年省宪的制度设计
    • 民国式制宪国大模式与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 民国早期制宪与民主化经验
    • 民国北京政府筹备国会事务局与选务运作
    • 民主遗产:清末民初上海的地方自治 ——读周松青《上海地方自治研究(1905—1927)》
    • “职业议长”吴景濂与曹锟贿选
    • 国会政治与民国早期的民主转型
    • 民国国会立法程序与《罗伯特议事规则》
    • 南京临时参议院是如何开会的
    • 民初国会议场上的质询场景
    • 安福国会与保守主义议会政治
    • 民初临时参议院与临时政府的冲突
    • 民初第一届国会选举舞弊与竞选活动
    • 民初上海第一届国会及省议会议员选举
    • 一位北洋政府外交官1917年的社交文娱生活
  • 下辑 比较政制发展与制度体验
    • 民国与美国:制宪目标与模式的比较
    • 法国式制宪议会模式与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 美国式制宪会议模式与1922年《湖南省宪法》
    • 比较视野中的中美制宪议员背景特色
    • 国王陛下的反对党
    • 查尔斯·蒂利对欧洲近代民主化的新观察
    • 从“法兰西共和国”到“法兰西国家”
    • 欧美国家政党提名制度与议会选举
    • 议会弹劾权运作的宪政经验
    • 总统制、议会制政体选择与政治转型
    • 政治妥协与立宪政治
    • 重返自由历程中的20世纪
    • 民主路线图与埃及民主化经验
    • 分权的代价:美国飓风灾难与联邦体制
    • 细节决定稳定:关注选举程序
  • 新人文丛书书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