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先秦至盛唐》《中唐至元代》《明代至近代》《现代》 - 侯会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诗人王冕:只留清气在人间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2-02-23 23:53:35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总目录
  •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一册:先秦至盛唐
    • 写在前面
    • 一、远古神话,文学之祖
      • 羿射十日与大禹治水
      • 话说炎黄
    • 二、《尚书》:最古老的散文集
      • “殷盘”“周诰”说《尚书》
      • 《无逸》:儿子休要骂老子
      • 《尚书》到底几多篇
    • 三、《周易》里面有诗歌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周易》爻辞美如诗
    • 四、《诗经》:诗三百,思无邪
      • “国风”多情歌
      • 婚恋诗中的喜与悲
      • 《伐檀》《硕鼠》,劳者悲吟
      • 杨柳依依,士兵还乡
      • 不学《诗》,口难张
    • 五、“礼学”曾是大学问
      • 《周礼》是官场“路线图”
      • 《礼记》与“四书”
      • 《檀弓》中的小故事
    • 六、孔子与《论语》
      • 《论语》:一部君子手册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七、老子与《道德经》
      • 《老子》又称《道德经》
      • 《老子》讲些什么
    • 八、墨翟与《墨子》
      • 墨子片言胜千军
    • 九、编年史的楷模《左传》
      • 《春秋》有三传,《左传》最精彩
      • 庄伯跟弟弟斗心眼儿
      • 战争描写,举重若轻
      • 季梁曰:“夫民,神之主也!”
      • 子产不毁乡校
    • 一◯、《国语》与《国策》
      • 谁割破了国君的渔网
      • “战国”之名由此来
    • 一一、孟轲与《孟子》
      • 敢向国君“放狠话”
      • 孟子喜欢打比方
    • 一二、庄周与《庄子》(附《列子》)
      • 大鹏展翅,扶摇九天
      • 寒蝉夸海口,蜗角称大国
      • 《养生主》:杀牛的艺术与哲学
      • 河伯知忏悔,浑沌窍难开
      • 濠梁观鱼逞辩才
      • 老丈承蜩与儒者盗墓
      • 舐痔得车,讽刺犀利
      • 列子寓言,不让庄周
    • 一三、屈原与《离骚》(附宋玉)
      • 端午节的由来
      • 《离骚》一篇诉衷情
      • 香草美人,上下求索
      • 《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
      • 《橘颂》与《天问》
      • 宋玉:悲秋题材的鼻祖
    • 一四、荀况与《荀子》
      • 荀子是“批判”的儒家
      • “成相”与“赋”:荀子创造新文体
    • 一五、韩非与《韩非子》(附杂家)
      • 笔扫“五蠹”,推崇峻法
      • 杂家有名著,《吕览》与《淮南》
    • 一六、李斯、贾谊秦汉文
      • 汉代文章看贾谊
      • 《过秦论》:为秦王朝覆亡把脉
    • 一七、《七发》枚乘体,《子虚》相如赋
      • 司马相如:才子刷盘子
      • 《子虚》《上林》,汉赋高峰
    • 一八、司马迁与《史记》
      • 遭受冤屈,发愤著书
      • 小人物也登上历史殿堂
      • 为受屈者鸣不平
      • 风萧萧兮易水寒
      • 场面如戏剧,对话最传神
    • 一九、扬雄等辞赋家
      • 跳楼扬雄才自高
      • 东汉文学家班固、张衡、王充
    • 二◯、东汉乐府诗
      • 乱世百姓唱悲歌
      • 美女巧答无良高官
      • 孔雀为谁而徘徊
      • 焦生的软弱与坚强
    • 二一、古诗十九,文人情思
      • 《古诗十九首》不容小觑
    • 二二、宰相诗人曹操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碣石观海,老骥伏枥
    • 二三、曹丕与曹植
      • 心羡游侠的曹子建
      • 相煎何太急
      • 《洛神》一赋诉深情
    • 二四、建安文学家
      • 文姬归汉抒悲愤
      • 诸葛亮:“万古云霄一羽毛”
    • 二五、竹林七贤
      • 借酒消愁阮步兵
      • 阮籍讽“君子”,刘伶颂“酒德”
      • 嵇康为啥与山涛绝交
    • 二六、太康诗人多,左思执牛耳
      • 左思咏青史,豪右何足陈
      • 纸贵洛阳《三都赋》
    • 二七、五柳先生陶渊明
      • 不愿“折腰”,宁可“归去”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吾亦爱吾庐
      • 也有金刚怒目诗
      • 桃花源里好耕田
      • 最早的田园诗人
    • 二八、南朝二谢,水秀山明
      • 谢灵运:山灵水韵成新诗
      • 小谢诗:三日不读,便觉口臭
    • 二九、鲍照叹“行路”,江郎伤离别
      • 江郎才尽彩毫失
      • 移文拒小人,飞书召降将
      • 亡国之音《后庭花》
    • 三◯、庾赋郦经,北朝诗文
      • 北地三才,文人相轻
      • 郦《经》颜《训》,散文动人
    • 三一、六朝民间曲,南北调不同
      • 《木兰》乐府北朝诗
      • 风吹草低见牛羊
    • 三二、六朝小说,志怪志人
      • 见怪不怪的《搜神记》
      • 复仇少年,贵拟君王
      • 轶事小说,《世说新语》
      • 兰田性急,周处自新
    • 三三、文学批评有“雕龙”
      • 教你创作与欣赏
      • 《诗品》:用诗赞美诗
    • 三四、由隋入唐,诗风流转
      • 审言独秀,沈、宋比肩
      • 力倡“风骨”的陈子昂
      • 魏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三五、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指斥女皇的骆宾王
    • 三六、贺知章、孟浩然等
      • 曲径通幽常建诗
      • 田园诗人孟浩然
    • 三七、王维诗中有画图
      •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登高思兄弟,观猎随将军
    • 三八、边塞歌咏听高、岑
      • 高适:边塞烟尘入诗篇
      • 岑参领我们到轮台
      • 崔颢:李白也佩服的诗人
    • 三九、诗仙李白
      • 历抵卿相,广交朋友
      • “天上谪仙”在长安
      • 欲上青天揽明月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梦游天姥,朝辞白帝
      • 反思战争,棒喝“圣人”
      • 举杯邀明月,踏歌有汪伦
      • 雄奇壮美,蜀道难行
    • 四◯、诗圣杜甫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烽火连三月,苍茫问家室
      • “三吏”“三别”,忧国忧民
      • 草堂岁月,仁者情怀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老病孤舟的晚年岁月
      • 杜甫的“遗产”
      • “诗圣”与“诗史”
    • 简明文学家词典·一(按生年先后排列)
  •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二册:中唐至元代
    • 四一、中唐诗坛才子多
      • 大历十才子,诗多边塞声
      • “元白”倡导新乐府
      • “郊寒岛瘦”苦推敲
    • 四二、香山居士白居易
      • 荡气回肠《长恨歌》
      • 《秦中吟》与《新乐府》
      • 《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天涯沦落感《琵琶》
      • 白袍诗人,影响深远
    • 四三、“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
      • 不平静的宦海生涯
      • 剖析“师道”,呼唤伯乐
      • 业精于勤,不平则鸣
      • 叙事学《史记》,议论笔如刀
      • “文起八代之衰”
    • 四四、散文大家柳宗元
      • 悲悯说《捕蛇》,慷慨论“公仆”
      • 寓言刺丑类,史笔赞贤能
      • “永州八记”,记游名篇
      • 造福柳州,死而后已
      • 独钓寒江雪
    • 四五、“诗豪”刘禹锡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 金陵怀古,百代绝唱
      • 文短意长《陋室铭》
    • 四六、鬼才李贺
      • 羲和敲日,黑云压城
      • 石破天惊逗秋雨
    • 四七、杜牧诗赋讽喻深
      • 坐爱枫林晚,遥指杏花村
      • 《阿房宫赋》,写给君王
    • 四八、李商隐与无题诗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灵犀《无题》句,蝴蝶《锦瑟》诗
    • 四九、晚唐诗人
      • 谁是“秦妇吟秀才”
      • 雏凤清于老凤声
    • 五◯、曲词发轫唐五代
      • 唐代诗人已填词
      • 温、韦词与“花间派”
    • 五一、南唐二主,词坛帝王
      • 后主李煜的情感世界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五二、唐传奇里故事多
      • 《柳毅》《李娃》,爱情佳话
      • 《南柯》《昆仑》,别有讽喻
    • 五三、宋初文坛花待发
      • “西昆体”与林逋
      • 柳、穆文章慕唐贤
      • 奈何花落去,晏氏两词人
    • 五四、王禹偁与范仲淹
      • 四季竹楼,宜琴宜诗
      • 范仲淹:岳阳楼上说忧乐
      • 封疆大吏也填词
    • 五五、有井皆歌柳永词
      • 今宵酒醒,晓风残月
      •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五六、一代文宗欧阳修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铁笔著史,柔翰填词
    • 五七、王安石与曾巩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名列八大家的曾巩
    • 五八、梅尧臣、苏舜钦等
      • 司马光剖析“名”与“利”
    • 五九、北宋文豪苏东坡(附苏洵、苏辙)
      • 苏轼文思,万斛泉源
      • 西湖从此称“西子”
      • 老夫聊发少年狂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因诗获罪,赤壁放歌
      • 赤壁二赋蕴哲思
      • 流放与回归
      • 弟弟苏辙
    • 六◯、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 满川风雨独凭栏
      • 陈师道“吟榻”赋诗
    • 六一、苏门弟子秦观等
      • 为谁流下潇湘去
      • 苏门弟子晁补之等
    • 六二、周邦彦与贺铸
      • 《少年游》:填词似小说
      • 鬼头贺铸,剑吼西风
    • 六三、女词人李清照
      • 爱说“肥”“瘦”的易安词
      • 晚景凄凉:怎一个愁字了得
    • 六四、岳飞与张孝祥
      • 胡铨:义不与秦桧共戴天
      • 张孝祥自比苏东坡
    • 六五、中兴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附曾几)
      • 自创一体的杨万里
      • 堂堂溪水出前村
      • 范成大:宰臣爱吟田园诗
    • 六六、爱国诗人陆游
      • 试马南郑,骑驴剑门
      • 陆游缘何称“放翁”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小楼春雨,深巷杏花
      • 沈园柳老不吹绵
    • 六七、英雄词人辛弃疾(附陈亮、刘过)
      • 倩何人揾英雄泪
      • 壮岁旌旗拥万夫
      • 乡居学稼穑,无语道凄凉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投闲置散,壮志难酬
      • 辛派词人陈亮、刘过
    • 六八、婉约词人与“永嘉四灵”(附江湖派)
      • 雾里看花的姜虁词
      • 吴文英:婉约又一家
      • “四灵”与“江湖派”
    • 六九、宋末爱国诗人(附金代元好问)
      • 遗民文人,雪中松柏
      • 金代诗人元好问
    • 七◯、宋代戏曲与文学批评
      • 金代诸宫调《董西厢》
      • 《六一》《沧浪》,诗话开山
    • 七一、白话小说登上文坛
      • 瓦舍盛行说话艺术
      • 秀秀与胜仙:敢爱敢恨的小女子
      • 公案故事与讲史平话
    • 七二、一代文学元之曲
      • 带你去剧场看杂剧
      • 《陈州粜米》包公戏
      • 《赵氏孤儿》与《李逵负荆》
    • 七三、元曲大家关汉卿
      • 窦娥三誓证奇冤
      • 敢向天地讨公道
      • 慈母仁心与清官妙计
      • 《望江亭》《拜月亭》:美女美在哪儿
      • 《救风尘》:风尘女斗败了“官二代”
      • 单刀赴会唱英雄
    • 七四、白朴与马致远
      • 马致远:越聪明越受聪明苦
      • 《汉宫秋》:一位皇帝的哀愁
    • 七五、王实甫与《西厢记》(附郑光祖)
      •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 牵线红娘,快人快语
      • 千金小姐,犹豫彷徨
      • 词句警人,余香满口
      • 郑光祖:倩女离魂为哪般
    • 七六、元代散曲与诗歌
      • 诗人王冕:只留清气在人间
      • “元词之冠”萨都剌
    • 七七、南曲戏文演《琵琶》
      • “荆刘拜杀”,四大传奇
      • 号称“词曲之祖”的《琵琶记》
    • 简明文学家词典·二(按生年先后排列)
  •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三册:明代至近代
    • 七八、明初文坛,波澜不起
      • 平庸的“三杨”与耿介的于谦
      • 明代的散曲
    • 七九、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 从王粲到罗贯中:三国故事代代传
      • 天时、地利、人和的较量
      • 关羽是怎样变成“神”的
      • 智慧达人诸葛亮
      • 功勋演员曹孟德
      •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 八〇、士大夫喜欢上戏曲
      • 畸人徐渭的《四声猿》
      • 嘉靖三传奇
    • 八一、明中期诗文:七子与“公安派”
      • 重亲情的归有光
      • 公安三袁,独抒性灵
      • “异端”文人李卓吾
    • 八二、施耐庵与《水浒传》
      • “替天行道”说宋江
      • 谁把林冲逼上梁山
      • 晦气满脸青面兽
      • “禅杖打开危险路”
      • 打虎英雄,做事糊涂
      • 白话经典,版本复杂
    • 八三、吴承恩与《西游记》
      • 原来是部“猴王传”
      • 大闹天宫逞英雄
      • 师傅师弟,陪衬英雄
      • 讽刺犀利,想象奇崛
      • 语言诙谐,自成一格
    • 八四、《封神》有趣,说部繁荣
      • 李靖为何宝塔不离手
      • 明中晚期说部群书
    • 八五、世情小说《金瓶梅》
      • 西门庆和他的妻妾们
      • 一对坏男女,也有常人心
      • 世情小说开新篇
    • 八六、“中国的莎士比亚”汤显祖 (附孟称舜、沈璟等)
      • 《牡丹亭》:柳下梅边生死恋
      •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四梦”中的另三部
      • “中国的莎士比亚”
      • 两派争高下,鬼戏演《红梅》
    • 八七、冯梦龙与“三言”(附“二拍”)
      • 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
      • 杜十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卖油郎》《施润泽》:小人物的爱情与道义
      • 《珍珠衫》:商人更有人情味儿
      • “二拍”精华:转运汉海外捡“洋落儿”
    • 八八、晚明文坛多悲声(附明代民歌)
      • 明代最后的爱国之音
      • 明代民歌,声声入耳
    • 八九、清初文坛两类人
      • “两截人”钱谦益
      • 吴伟业与《圆圆曲》
      • 清初学者顾、黄、王
    • 九〇、纳兰词曲板桥书
      • 纳兰称雄清词坛
      • 士祯慕“神韵”,板桥倡平等
    • 九一、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 辣笔讽科举,盲僧诮考官
      • 席生、向杲,反抗英雄
      • 小小促织定死生
      • 花妖狐魅,义重情深
      • 画皮识鬼魅,道长惩慵徒
    • 九二、洪昇与《长生殿》(附李玉等)
      • 洪昇究竟得罪了谁
      • 《长生殿》:李杨旧题谱新声
      • 莽天涯谁吊梨花谢
    • 九三、孔尚任与《桃花扇》(附杨潮观等)
      • 桃花扇底送南朝
      • 借离合情,抒兴亡感
      • 传奇式微,杂剧绝响
    • 九四、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 范进一笑中举
      • 周进痛哭转运
      • 严氏兄弟,贪鄙乡绅
      • 王玉辉的故事:礼教吃人
      • 热情讴歌,冷静讥刺
    • 九五、曹雪芹与《红楼梦》
      • 曹雪芹:披阅十载写《石头》
      • 青梅竹马,宝黛情真
      • 黛亡玉走,悲剧一场
      • 宝钗是赢家吗
      • 美艳狠毒“凤辣子”
      • 大观园里的丫鬟们
      • 人物不简单,语言成典范
      • “索隐”与“自传”,红学成就多
    • 九六、清代小说,目不暇接
      • 《镜花缘》:海外奇谈,讽刺当下
      • 纪晓岚与《阅微草堂笔记》
    • 九七、“桐城派”与“江右三大家”
      • 惜抱先生游泰山
      • 江右三大家:袁枚、赵翼、蒋士铨
    • 九八、近代开山者:林则徐、龚自珍
      • 龚自珍:“但开风气不为师”
      • 聆音山中,解救“病梅”
    • 九九、“湘乡”散文,旧瓶新酒
      • 海国“新酿”装“旧瓶”
      • 郭嵩焘:“定识人间有此人”
    • 一〇〇、京剧鼓板彻云霄
      • 《打渔杀家》,颂扬反抗
      • 反腐倡廉《四进士》
    • 一〇一、晚清诗坛起新风
      • 康有为、谭嗣同:去留肝胆两昆仑
      • 丘逢甲与秋瑾的诗
    • 一〇二、文学评论,更上层楼
      •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
    • 一〇三、译坛“大腕”有严、林
      • 林纾:不通外语的翻译大师
    • 一〇四、梁启超引领新文风(附柳亚子)
      • 为“少年中国”鼓而呼
      • 白水倡白话
      • 以诗“讨袁”的柳亚子
    • 一〇五、侠义公案,小说新宠
      • 《龙图耳录》说包公
      • 英雄之死及续书种种
    • 一〇六、谴责小说《老残游记》
      • “清官”之害有谁知
      • 白妞说书,绘色绘声
    • 一〇七、官场生怪状,孽海起波澜
      • 廿年目睹贼当官
      • “孽海”开出邪恶花
    • 一〇八、鸳蝶风气盛,小说铸魂难
      • 梁启超的期盼:让小说成为国民灵魂
    • 一〇九、近代剧坛发新枝
      • 兆才创评剧,“三姐”逞精神
      • 话剧兴起,“春柳”依依
      • 高僧李叔同:中国话剧开山者
    • 简明文学家词典·三(按生年先后排列)
  •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第四册:现代
    • 一一〇、新文化运动大旗飘
      • 《新青年》:高举“德赛”旗,批判孔夫子
      • 陈独秀、李大钊主持《新青年》
    • 一一一、鲁迅“呐喊”醒神州
      • “狂人”呐喊:救救孩子
      • 《阿Q正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祝福》与《伤逝》
      • 百炼杂文成匕首
      • 痛打落水狗,怒斥铁狮子
      • 拿来主义,适用中外
      • 冷对千夫指,甘为孺子牛
    • 一一二、胡适倡导白话文
      • 胡适:从种苹果到搞文学
      • 新诗《尝试集》,“一笑”最关情
      • 徘徊在中西文化之间
    • 一一三、新文化运动的推轮者
      • 光有白话是不够的
      • 善从平缓显锋芒
      • 半农、玄同演“双簧”
    • 一一四、讴歌“创造”的郭沫若
      • 我为“女郎”燃到这般模样
      • 横扫千军笔如椽
      • 舞台慷慨《雷电颂》
    • 一一五、郁达夫不曾“沉沦”
      • 一篇《沉沦》刺虚伪
      • 春风因何令人沉醉
      • “薄奠”背后有厚谊
    • 一一六、文研会里人气高(叶圣陶、许地山、 王统照等)
      • 叶圣陶:笔下多是“教书匠”
      • 许地山:人生如同“落花生”
      • 王统照和他的《沉船》
    • 一一七、茅盾:“子夜”过去是黎明
      • 《小说月报》的年轻主编
      • 也曾“矛盾”,摆脱“幻灭”
      • 《子夜》:民族资本兴衰史
      • 商场血拼赛战场
      • 风景独好,礼赞白杨
    • 一一八、自清散文,“荷塘”“背影”
      • 荷塘月色,舞裳名曲
      • 《背影》里的亲情
      • 怒目斥当局
    • 一一九、梦断康桥徐志摩(附林徽因)
      • 《再别康桥》,真情涌动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 才女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 一二〇、“红烛”诗人闻一多(附梁实秋、朱湘)
      • 思乡《太阳吟》,愤世《洗衣歌》
      • 那句话,能点得着火
      • “雅舍”主人梁实秋
      • 春江流水悼朱湘
    • 一二一、张恨水与《啼笑因缘》(附秦瘦鸥、 林语堂)
      • 柔情侠骨,啼笑因缘
      • 下笔千言,文坛一绝
      • 林语堂跟“幽默”结缘
    • 一二二、田汉戏剧演“名优”(附欧阳予倩等)
      • 神童田寿昌,十四写剧本
      • 田汉名剧《名优之死》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一二三、夏衍、白尘,“戏”说人生
      • 发生在“上海屋檐下”
      • 官即是盗:陈白尘《升官图》
    • 一二四、老舍与《骆驼祥子》
      • 骆驼祥子的“远大理想”
      • 抗战中的老舍
      • 《四世同堂》:祁家老少面临抉择
      • 疾风劲草,烈火真金
      • 一出《茶馆》,历史画卷
    • 一二五、冰心最爱小读者(附庐隐)
      • 书寄小读者,海天皆画图
      • 爱的教育,永不过时
      • 默庐中的苦恋
      • 庐隐与《海滨故人》
    • 一二六、沈从文来自“边城”
      • “萧萧”“媚金”,悲剧同演
      • 《边城》:明山秀水蕴珍珠
      • 大老和二老,翠翠看上谁
      • 旧塔新坟,青春永在
      • 美人美俗,反照“文明”
    • 一二七、沙汀“开茶馆”,艾芜赋“南行”
      • 川西风味,辛辣如椒
      • 《南行记》:跟着艾芜去流浪
      • 与“猫”共舞,贼窟余生
    • 一二八、巴金与“激流三部曲”
      • 巴黎晚钟,催生《灭亡》
      • 《家》:觉新不再有梦
      • 时代“激流”,高墙难阻
      • 召唤春日,送走残秋
      • 写给活着的“大哥”
      • 寒夜过去是黎明
    • 一二九、柔石说“二月”,白莽唱“孩儿”
      • 殷夫:信仰胜亲情
    • 一三〇、文坛传奇有“二萧”
      • 萧红小说《生死场》
    • 一三一、丁玲、周立波,笔底起风雷
      • 日照桑干说“土改”
      • 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 分田分畜喜洋洋
    • 一三二、诗人臧克家,高吟《有的人》
      • 让人想起杜甫的诗
    • 一三三、诗迎黎明说艾青(附田间)
      • 黎明的通知,清晨的号角
      • 鼓手田间
    • 一三四、为农民代言的赵树理
      • 二黑、小芹前途未卜
      • 好事多磨,终成眷属
      • 敢替农民讲真话
    • 一三五、张天翼笔下的现实与童话
      • “二林”童话与《宝葫芦的秘密》
    • 一三六、曹禺:“雷雨”“日出”照舞台
      • 周家公馆的伦理错位
      • 鲜活生命,雨夜溘逝
      • 陈白露在日出前死去
      • 他们挣扎在黑暗中
      • 《北京人》:又一个大宅门故事
      • “莎士比亚”不再看大门
    • 一三七、钱锺书笑谈“围城”(附杨绛)
      • 象牙塔里的是是非非
      • 书名“围城”含义多
      • 杨绛常青树,著、译两丰收
    • 一三八、似雪荷淀月,如诗孙犁文
      • “荷花淀”里月色明
    • 一三九、张爱玲:打碎“金锁”唱“倾城”
      • “倾城”战火,夫妻情真
      • 人性是如何被“金锁”桎梏的
    • 简明文学家词典·四 (按生年先后排列)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先秦至盛唐》《中唐至元代》《明代至近代》《现代》 - 侯会》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