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经济学方法论比较——基于《资本论》的视角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第二部分 在思想史上,革命比我们想象的要少,而连续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浏览
1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2-01-23 02:21:53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信息
目录
出版说明
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如何面对代际遗忘中的情景再现
第二节 对马克思的“评价”和“思念”
第二章 经济学的方法、方法体系、方法论
第二节 方法是什么?如何理解方法体系?
第三节 方法论是什么?如何理解经济学方法论?
第四节 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的可见议程
第三节 经济学方法论范式:直面现象的“碎片”与回到事物自身去的“整体”
第四节 “后资本主义时代”假设:德鲁克的“寓言”与汪丁丁的“悖论”
第五节 对本书题目的“解说”或“释疑”
第二部分 在思想史上,革命比我们想象的要少,而连续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第二节 经济学方法论家与主流经济学家之间的奇妙关系
第四章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逻辑方法论·研究框架中的世界
第二节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第三节 有关动态随机的一般均衡理论与宏观经济学
第四节 有关风险方面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
第三节 关于“科学哲学”的认识论
第五章 经济学的叙事论·话语方法论·语境圈子中的世界
第二节 经济学修辞:经济学思想和内容表达的经济学
第三节 经济学话语:方式与特点及其后果
第四节 经济学表达的训练:话语、权力与实践
第四节 如何理解“新经济学方法论”的认识论?
第五节 关于经济学认识论的总结
第三部分 《资本论》水乳交融的“方法论”:认识论·思维论·叙事论
第二节 马克思认识世界的起点及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探索
第七章 《资本论》的逻辑论及其分析方法
第二节 《资本论》的独特逻辑及其分析方法
第三节 《资本论》的分析框架
第四节 《资本论》的逻辑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新世界观体系的形成及其哲学方法论的特征
第八章 《资本论》的话语体系及其语言特征
第二节 对单个资本运动形态、特点、条件及速度二重性的叙述
第三节 与资本运动过程相关的重要范畴——价值革命和价格革命
第四节 对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形态和特点的二重性的分析
第五节 对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条件和运动机制二重性的分析
第六节 对资本属性即第二级本质的概括
第四节 马克思哲学认识论和经济学方法论的特征
第九章 马克思方法论的又一案例:《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结构”中的经济危机理论
第二节 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要素形式之一
第三节 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要素形式之二
第四节 对危机理论的反思
第四部分 阳光下没有新奇事儿,经济学方法论史上的论战,依然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方法论革命——数理化趋势
第十一章 SSA对于《资本论》研究方法的秉承与发展
第二节 SSA核心研究方法:对《资本论》根本研究方法的继承与运用
第三节 SSA的制度分析方法:与《资本论》制度分析的异同及新探索
第四节 SSA研究方法:评价与展望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经济哲学方法与实证分析法之争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布劳格和哈奇森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创新——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
后记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经济学方法论比较——基于《资本论》的视角》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