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新中国口岸开放与变革发展70年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三、国内区域定位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5-03-25 02:03:20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新中国70年口岸开放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 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
  • 二、区域全面开放联动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 三、全方位立体化对外开放口岸格局已经形成
  • 四、全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不断迈上新台阶
  • 五、全国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创历史新高
  • 六、全国交通运输和口岸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 七、口岸管理和检查检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 八、口岸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与时俱进
  • 九、共建文明口岸活动取得实效
  • 十、口岸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 十一、口岸对外合作交流空间进一步拓展
  • 第二节 新中国70年口岸开放与发展的主要经验
  • 一、口岸工作应当坚持服从服务于国家大局
  • 二、口岸工作应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 三、口岸工作应当坚持改革创新发展
  • 四、口岸工作应当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并重
  • 五、口岸工作应当坚持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口岸开放与发展:1949—1978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国民经济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 二、学习借鉴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 三、快速实现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 四、实施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并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 五、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六、经济建设的“大跃进”运动与国民经济的曲折调整波动
  • 七、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发展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外贸管理体制沿革
  • 一、对外开放和发展外贸状况
  • 二、对外贸易发展和主要贸易伙伴
  • 三、外贸管理体制发展情况
  • 第三节 全国交通运输和口岸开放发展情况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国交通运输状况
  • 二、改革开放前夕全国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 三、全国口岸开放布局和整体规模状况
  • 四、改革开放前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前的口岸检查检验和口岸管理体制机制
  • 一、边防检查机构
  • 二、海关管理机构
  • 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 四、海事管理机构
  • 五、口岸管理部门总体状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口岸开放与发展:1978—2012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逐步启动和探索前进阶段(1979—1992年)
  • 一、设立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窗口”
  • 二、沿海省市率先开放发展
  • 三、内陆沿边地区逐步开放发展
  • 四、全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 五、全国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 六、沿海和内河港口建设及货运量发展状况
  • 七、全国口岸开放布局状况
  • 八、口岸管理、查验和外贸体制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快速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阶段(1993—2012年)
  • 一、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开放总体状况
  • 二、党的重要会议确定一系列重大目标任务
  • 三、全国外贸货物进出口状况
  • 四、口岸改革创新和管理机构、查验机构及外贸体制发展状况
  • 五、全国交通运输线路发展状况
  • 六、全国口岸开放发展状况
  • 七、全国口岸客货运量和港口发展状况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口岸开放与发展:2012年至今
  • 第一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新巨变
  • 第二节 全国外贸进出口发展状况
  • 第三节 全国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 第四节 全国口岸开放布局和整体发展状况
  • 第五节 口岸管理和查验体制机制发展状况
  • 第六节 近年来全国口岸运行统计分析
  • 第五章 电子口岸与口岸管理信息化建设
  • 第一节 电子口岸建设的内涵与背景
  • 一、主要内涵
  • 二、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电子口岸建设的主要发展阶段
  • 一、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设阶段(1998—2001年)
  • 二、“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建设阶段(2002—2005年)
  • 三、“大通关”大物流统一平台建设阶段(2006—2013年)
  • 四、以电子口岸为依托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阶段(2014年至今)
  • 第三节 电子口岸主要功能及应用成效
  • 一、主要功能
  • 二、应用成效
  • 第六章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智慧口岸”建设
  • 第一节 “单一窗口”建设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二节 “单一窗口”的概念内涵及基本要素
  • 一、“单一窗口”的概念内涵
  • 二、“单一窗口”的基本要素
  • 第三节 “单一窗口”的建设与运营模式及成熟经验
  • 一、主要建设模式
  • 二、主要运营模式
  • 三、主要成熟做法
  • 第四节 我国“单一窗口”建设进程、主要成效及 部分案例
  • 一、建设进程
  • 二、主要成效
  • 三、部分案例
  • 四、前景展望
  • 第五节 以“智慧港口”“智慧海关”为先导的“智慧口岸”建设
  • 一、“智慧港口”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 二、“智慧港口”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三、“智慧海关”建设
  • 第七章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 第一节 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优化营商环境
  • 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优化营商环境
  • 二、国务院对优化营商环境做出决策部署
  • 三、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意义及要求
  • 第二节 营商环境的概念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营商环境的概念内涵
  • 二、优化营商环境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解读
  • 一、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简介
  • 二、《营商环境报告》关于跨境贸易指标的评价方法
  • 第四节 世界银行对营商环境跨境贸易指标的主要评价方法
  • 一、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样本城市选择
  • 二、纳入世界银行跨境贸易指标评估的进出口商品选取
  • 三、进出口标准品运输方式确定
  • 四、进出口环节单证合规及边境合规成本计算
  • 五、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跨境贸易评估指标及其评价
  • 六、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跨境贸易指标的具体测评方法
  • 第五节 我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实践做法
  • 一、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和随附单证
  • 二、优化通关流程和作业模式
  • 三、提升进出口货物通关整体时效
  • 四、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费用
  • 五、世界银行近年来对我国跨境贸易改革创新举措的评价
  • 六、前景展望
  • 第六节 我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部分案例
  • 一、上海打造跨境贸易营商环境世界高地
  • 二、北京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 三、天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 四、深圳积极营造国际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 五、广州“智慧海关”助力打造国际一流口岸营商环境
  • 第八章 口岸开放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重点任务和国内区域定位
  • 一、核心理念
  • 二、重点任务
  • 三、国内区域定位
  • 第二节 陆域边境口岸开放发展和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
  • 一、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 二、中俄蒙经济走廊
  • 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 四、中巴经济走廊
  • 五、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 六、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 第三节 水域口岸开放发展与五大沿海港口集群建设
  • 一、环渤海地区港口群
  • 二、长三角地区港口群
  • 三、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
  • 四、珠三角地区港口群
  • 五、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
  • 第四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航运中心和自由贸易港建设
  • 一、深入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 二、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 第五节 口岸国际合作交流
  • 一、加强政策沟通
  • 二、推进设施联通
  • 三、实现贸易畅通
  • 四、服务资金融通
  • 五、促进民心相通
  • 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新中国口岸开放与变革发展70年》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