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货币的法律概念 - (英)西蒙·格里森(Simon Gleeson)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索引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4-04-30 06:31:26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导言
  • 第一章 什么是货币
    • 1.1 货币的社会学
      • 1.1.1 作为制度的货币
      • 1.1.2 货币制度的起源
      • 1.1.3 新制度的形成
    • 1.2 货币真的“存在”吗?
      • 1.2.1 传统货币存在吗?
      • 1.2.2 作为物的无体物
      • 1.2.3 货币与支付工具
      • 1.2.4 作为“物”的有形货币
      • 1.2.5 对银行货币的社会认知
      • 1.2.6 作为想象财产的银行货币
    • 1.3 货币是商品吗?
      • 1.3.1 我们需要“真实”的主权货币吗?
    • 1.4 什么赋予货币价值?
      • 1.4.1 为何货币具有价值?
      • 1.4.2 法律可以使作为货币的物有价值吗?
      • 1.4.3 法院应如何决定什么是货币?
      • 1.4.4 对货币的定性是一劳永逸的吗?
  • 第二章 货币、政府与主权
    • 2.1 货币与主权权威
      • 2.1.1 货币的起源
    • 2.2 货币的功能
      • 2.2.1 国家货币的替代
    • 2.3 经济中的国家
      • 2.3.1 硬币
      • 2.3.2 贵金属硬币——重量还是度量?
      • 2.3.3 银行券
      • 2.3.4 主权价值v实际价值
    • 2.4 一国境内的多种通货
      • 2.4.1 给硬币估值
      • 2.4.2 为什么有多种通货?
      • 2.4.3 贬值与通胀
    • 2.5 什么使货币具有主权性?
    • 2.6 结论
  • 第三章 货币与信用
    • 3.1 信用的起源
      • 3.1.1 货币与信用的共存
      • 3.1.2 对信用的研究
      • 3.1.3 商业与信用
    • 3.2 区分信用与货币
      • 3.2.1 作为货币替代的清算行
      • 3.2.2 作为货币替代的转账银行(Girobank)
      • 3.2.3 作为货币替代的商人代理
      • 3.2.4 开放系统v封闭系统
      • 3.2.5 物化的支付许诺
      • 3.2.6 物化的支付指示
    • 3.3 信用义务的清偿
      • 3.3.1 猪/蛋范式
      • 3.3.2 支付对债务人的用处
      • 3.3.3 支付对债权人的用处
      • 3.3.4 作为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货币
      • 3.3.5 作为贷款银行基础的信用风险转移
      • 3.3.6 风险转移与风险汇聚
      • 3.3.7 作为风险转移机制的虚拟货币
  • 第四章 货币与价值
    • 4.1 物的价值v货币价值
      • 4.1.1 时间内的价值再分配
      • 4.1.2 作为价值储存的商业银行货币
    • 4.2 货币价值的其他理论
    • 4.3 金属主义
      • 4.3.1 格雷欣法则
      • 4.3.2 解读金属硬币
      • 4.3.3 金属硬币与国际贸易
      • 4.3.4 为什么保留硬币的金属内容?
      • 4.3.5 作为货币创造约束的金属含量
    • 4.4 作为对政府的请求权的货币
      • 4.4.1 央行货币和政府债券
      • 4.4.2 货币是信用请求权吗?
      • 4.4.3 私人银行券
      • 4.4.4 资产支撑的私人银行券
      • 4.4.5 央行银行券
      • 4.4.6 央行货币
    • 4.5 作为无风险资产的货币
      • 4.5.1 货币的信息不敏感性
      • 4.5.2 无风险的价值单位
      • 4.5.3 准货币(near-money)的风险性
      • 4.5.4 虚拟货币的风险性
  • 第五章 私人支付工具的兴起
    • 5.1 私人支付与簿记信贷
      • 5.1.1 簿记信贷的缺点
      • 5.1.2 私人支付工具
      • 5.1.3 物理代币形式的私人支付工具
      • 5.1.4 汇票和本票形式的私人支付工具
      • 5.1.5 作为私人支付工具的外国通货
    • 5.2 私人银行券与银行支票
      • 5.2.1 作为私人支付工具的银行券
      • 5.2.2 创造私人银行券权力的限制
      • 5.2.3 银行券与支票的比较
    • 5.3 银行发行的虚拟货币
  • 第六章 银行,支付与货币
    • 6.1 现代经济中的支付
      • 6.1.1 实物货币与信用货币
      • 6.1.2 央行货币的角色
      • 6.1.3 外生和内生信用货币
      • 6.1.4 私人银行货币的形式
      • 6.1.5 货币系统中的虚拟货币
    • 6.2 为什么是银行货币?
    • 6.3 私人货币与接受存款彼此依赖吗?
      • 6.3.1 支付,存款和信用创造
      • 6.3.2 支付工具
      • 6.3.3 存款的所有权
    • 6.4 私人支付票据的转让和流通
      • 6.4.1 支付工具的转让,实际转让的是什么?
      • 6.4.2 虚拟货币中的私人支付
    • 6.5 作为私人货币的商业银行信用货币
      • 6.5.1 国家与银行信用货币
      • 6.5.2 商业银行信用货币的支付
      • 6.5.3 作为商业银行货币的虚拟货币
  • 第七章 货币的法律特征
    • 7.1 “货币”的法律定义
      • 7.1.1 “货币”的定性
      • 7.1.2 只有主权通货才是“货币”的观点
      • 7.1.3 法院如何自由地承认私人意图决定货币地位?
      • 7.1.4 是否允许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定性?
      • 7.1.5 一事一议的定性还是一劳永逸的定性
      • 7.1.6 一劳永逸的决定不可操作
      • 7.1.7 法律定性的硬边界和软边界
    • 7.2 货币的属性
    • 7.3 通货
      • 7.3.1 通货与流通性
      • 7.3.2 作为通货的虚拟货币
    • 7.4 抽象
    • 7.5 混合造成的不可追索
    • 7.6 提付
      • 7.6.1 法律提付
      • 7.6.2 提付物价值的决定
      • 7.6.3 混合货币案
      • 7.6.4 普通法与民法的分野
      • 7.6.5 法律提付立法的实践意义
      • 7.6.6 提付与债务的清偿
      • 7.6.7 债务的清偿——债务人可以单方面清偿债务吗?
      • 7.6.8 债务的清偿——债权人可以单方面清偿债务吗?
      • 7.6.9 关于支付的合同规定
      • 7.6.10 通过提供支付机制而提付
      • 7.6.11 提付的相关性
      • 7.6.12 货币提付与货物提付
      • 7.6.13 虚拟货币的提付
    • 7.7 支付
      • 7.7.1 什么是“买卖”?
      • 7.7.2 支付的两个要素
      • 7.7.3 支付方式
      • 7.7.4 用虚拟货币支付
  • 第八章 私人与公共虚拟货币
    • 8.1 私人虚拟货币
      • 8.1.1 私人虚拟货币的分类
    • 8.2 央行数字货币(CBDC)
      • 8.2.1 CBDC与其他支付工具的比较
      • 8.2.2 CBDC的设计
      • 8.2.3 CBDC作为商业银行货币的替代
      • 8.2.4 CBDC作为商业银行货币的控制机制
      • 8.2.5 中央化的银行模型
      • 8.2.6 采纳中央化货币模型的经济后果
      • 8.2.7 央行数字货币和私人虚拟货币的互动
  • 第九章 虚拟货币与法律
    • 9.1 作为财产的虚拟货币
      • 9.1.1 分布式记账科目中的财产
      • 9.1.2 所有权或仅是转让权?
      • 9.1.3 虚拟货币所有权的转让
      • 9.1.4 虚拟货币与名义主义
    • 9.2 虚拟货币与抵销
      • 9.2.1 抵销规则
      • 9.2.2 什么可以抵销——普通法?
      • 9.2.3 什么可以抵销——衡平法?
      • 9.2.4 抵销与虚拟货币
    • 9.3 虚拟货币,可转让性以及流通性
    • 9.4 虚拟货币单位的担保
      • 9.4.1 银行持有的虚拟货币单位余额
    • 9.5 虚拟货币的回购协议(Repo)
    • 9.6 挪用的虚拟货币的返还
      • 9.6.1 财产性和占有性救济
      • 9.6.2 个人回复原状
    • 9.7 虚拟货币的所在地(situs)
    • 9.8 虚拟货币单位的贷出
    • 9.9 虚拟货币的支付请求
      • 9.9.1 外国货币与虚拟货币
      • 9.9.2 把货币当作商品对待的后果
      • 9.9.3 对非英国通货作为货币的承认
      • 9.9.4 决定合同的相关通货
      • 9.9.5 虚拟货币与债务
  • 第十章 新世界的金融监管
    • 10.1 金融监管结构与虚拟货币
    • 10.2 投资监管
      • 10.2.1 虚拟货币与证券监管
      • 10.2.2 债券
      • 10.2.3 公开募集
      • 10.2.4 有底层资产的收据与单位
      • 10.2.5 集体投资计划的监管
    • 10.3 存款与支付系统的监管
      • 10.3.1 电子货币(E-money)
      • 10.3.2 支付服务
      • 10.3.3 贷款和信用
    • 10.4 虚拟货币的监管
      • 10.4.2 接受存款
      • 10.4.3 电子货币
      • 10.4.4 支付服务
    • 10.5 美国经验
      • 10.5.1 货物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期货与衍生品监管
      • 10.5.2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证券监管
  • 案例表
    • 英国案例
    • 欧盟案例
    • 国际案例
  • 索引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货币的法律概念 - (英)西蒙·格里森(Simon Gleeson)》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