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普通话“了1”“了2”的语法异质性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6.5 “了1”两变体的语义差异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5-03-24 22:47:24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总序
  • 丛书序言
  • 自序
  • 体例与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公认难题:对以往看法的接纳与质疑
  • 1.2 另辟蹊径:普通话的描写和方言间的对照
  • 1.3 内容介绍与时体认识
  • 第二章 谓语的整体属性与“了1”(上)
  • 2.1 描写角度:三个分布参数
  • 2.2 谓语的现实性状况:非现实谓语的内部差异
  • 2.3 从“了1”看汉语谓语的现实性界定
  • 2.4 “了1”编码相对非将来时
  • 第三章 谓语的整体属性与“了1”(下)
  • 3.1 谓语的句法地位(句法独立性)
  • 3.2 句末助词的性质(话语独立性)
  • 3.3 解释例外:“的”“才”“刚”“只”句
  • 3.4 动因假设:“了1”的梯度异质性
  • 第四章 谓语的构件属性与“了1”(上)
  • 4.1 概述
  • 4.2 宾语类型的详解
  • 4.3 数量宾语的特异性
  • 4.4 各类宾语制约“了1”分布的作用序列
  • 4.5 数量宾语的语法解释
  • 4.6 余论:无定量化的时制效应
  • 第五章 谓语的构件属性与“了1”(下)
  • 5.1 动词分类的角度
  • 5.2 结果型动词的特异性
  • 5.3 各类动词制约“了1”分布的作用序列
  • 5.4 动结式和动趋式的不同
  • 5.5 “了1”的隐去趋势与有界性体貌义
  • 5.6 “了1”的体貌异质性:完结体到非完整体
  • 5.7 “了1”梯度异质的两个方面:时制异质和体貌异质
  • 第六章 “了1”梯度异质的显性证据:方言里的变体现象
  • 6.1 概述
  • 6.2 谓语的整体属性:确立两变体的分布格局
  • 6.3 谓语的构件属性:决定两变体的替换特例
  • 6.4 话语地位:句法地位背后的真正因素
  • 6.5 “了1”两变体的语义差异
  • 6.6 “了1”两变体与“了1”梯度异质性的关系
  • 6.7 “了1”类词变体的其他形式
  • 第七章 从单双“了”的对立看“了2”的时体功能
  • 7.1 “单双‘了’体貌对立说”引发的思考
  • 7.2 单双“了”的体貌对立不系统
  • 7.3 现实句“VO了2”的使用条件
  • 7.4 “单双‘了’体貌对立说”之外的动因
  • 7.5 单双“了”的时制对立更普遍
  • 7.6 “了2”时体功能的分合
  • 第八章 句末助词“了2”的时体特征分析
  • 8.1 概述
  • 8.2 典型性“了2”的句法特点
  • 8.3 典型性“了2”的语义特征
  • 8.4 近将来“了2”的语法特点
  • 8.5 “了2”时制分析的缺漏
  • 第九章 句末助词“了2”的语篇特征分析
  • 9.1 “了2典型”的语篇特征 [+回应预期]
  • 9.2 双了句的预期效应
  • 9.3 “了2典型”句至少是达成预期
  • 9.4 不同的副词和“了2”
  • 9.5 例外:特殊疑问句用“了2”时的焦点位置
  • 第十章 动相补语“了2”的证据
  • 10.1 概述
  • 10.2 “了2动相”的句法特点
  • 10.3 “了2动相”的语义特征
  • 10.4 方言证据
  • 10.5 辨别假象
  • 10.6 “了2”的梯度异质性
  • 10.7 再看“了2”的以往研究
  • 第十一章 “了1”“了2”梯度异质的相关问题
  • 11.1 “了1”和“了2”的异同点
  • 11.2 句法地位、话语地位归入现实性状况
  • 11.3 简评“了1”“了2”语法异质的其他研究
  • 第十二章 结语
  • 12.1 逐级离析、关注语篇
  • 12.2 枝蔓性结论的价值
  • 12.3 遗留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索引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普通话“了1”“了2”的语法异质性》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