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现代逻辑视角下陈那因明研究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7.1 因明中的立与破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5-03-25 00:44:34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序言
  • 自序
  • 1 绪论
  • 1.1 因明源于古印度,传播于中国
  • 1.2 百年西方逻辑研究陈那因明综述
  • 1.3 现代逻辑方法及其在陈那因明研究中的优势
  • 逻辑篇
  • 2 新因明改革的迫切性及理论基础
  • 2.1 大乘普度众生的本怀
  • 2.2 类比推理不能提供坚实的逻辑基础
  • 2.3 大乘瑜伽行派提供了两大理论准备
  • 3 同、异品是陈那逻辑的一对初始概念
  • 3.1 同、异品的内涵
  • 3.2 从现代逻辑视角看同、异品
  • 3.3 陈那构造同、异品概念的旨趣
  • 3.4 研究述评
  • 4 九句因理论提供了探讨任意两个概念之间关系的一般方法及九种推理
  • 4.1 理论基础
  • 4.2 九句因
  • 4.3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 4.4 陈那因明的推理性质是演绎的
  • 4.5 研究述评
  • 5 因三相理论是三支作法的语义模型
  • 5.1 源流
  • 5.2 因三相
  • 5.3 因三相与二悟
  • 5.4 因三相的形式语义学
  • 5.5 法称的因三相
  • 5.6 研究述评
  • 论辩篇
  • 6 三支作法是论辩的基本形式
  • 6.1 宗支
  • 6.2 因支
  • 6.3 喻支
  • 6.4 陈那与法称的论式形式比较研究
  • 6.5 研究述评
  • 7 三支作法是立、破的有效方法
  • 7.1 因明中的立与破
  • 7.2 从过类的视角反观三支作法的优势
  • 8 辩经是因明本土化的代表
  • 8.1 辩经本土化过程
  • 8.2 红白颜色之辩
  • 8.3 辩经原则形式化
  • 8.4 辩经形式语义学
  • 附录 《集量论》中因三相说译注
  • 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现代逻辑视角下陈那因明研究》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