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何以中国_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解读早期中国) - 许宏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逐鹿何以在中原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2-02-21 09:05:45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解 题
  • 一 陶寺的兴衰
    • 陶寺“革命”了?
    • 都城与阴宅的排场
    • 龙盘、鼍鼓和特磬
    • “革命”导致失忆?
    • “拿来主义”的硕果
    • 大邑小国
    • 小铜器的大问题
    • 是字吗?什么字?
    • 寻“夏墟”找到陶寺
    • 禹都乎?尧都乎?
    • 衰亡的谜团与意义
  • 二 嵩山的动向
    • “地理王国”出中原
    • 两大集团
    • 林立的聚落群
    • 扑朔迷离话城址
    • 城邑分布有玄机
    • 危险来自邻人?
    • 近看大邑王城岗
    • “王城”是怎样造出的
    • 大洪水,传说还是史实
    • 大禹在哪儿治水?
    • “王城”下游有大邑
    • 大邑瓦店的气派
    • 方正城池的由来
    • “贵族社区”平粮台
    • 不可小瞧古城寨
    • 暴力:现象与动因
  • 三 新砦的发轫
    • 新砦的分量
    • 众说纷纭话新砦
    • 困惑与收获
    • 从围垣到环壕
    • 铜礼器的讯息
    • 古书中“挖”出铜鬶
    • 龙形象,权贵的秘符?
    • 墨玉璋的来龙去脉
    • 那年月,有国家吗?
    • 逐鹿何以在中原
  • 四 大邑二里头
    • 山北的政治图景
    • 二里头人从何而来?
    • 此洛河非彼洛河
    • 一水冲三都
    • “半岛”上的新居民
    • 都邑大建设
    • 走向全盛
    • 持续辉煌与都邑终结
    • 不堪重负的陶器
    • 难哉,一刀断夏商
  • 五 中原与中国
    • 文化大扩张
    • 二里头国家的“疆域”
    • “畿外”的殖民据点?
    • 长江边的“飞地”
    • 铜与盐,扩张的动因?
    • 国家群与“国上之国”
    • 软实力催生“中国”世界
  • 余 论
  • [注 释]
  • 后 记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何以中国_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解读早期中国) - 许宏》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