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内部审计工作法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第13章 年终总结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2-01-24 20:51:01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读后感言
  • 本书编委会
  • 前言 来自内部审计实战一线的真实故事
  • 第1章 观念创新
    • 1.1 我们热爱内部审计的十个理由
      • 1.1.2 内部审计是资本市场上的“企业良心”
      • 1.1.3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经济良医
      • 1.1.4 内部审计是培养精英的学校
      • 1.1.5 内部审计是业务部门的伙伴和支持者
      • 1.1.6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利润中心
      • 1.1.7 内部审计是大数据时代的宠儿
      • 1.1.8 内部审计是董事会极具价值的资源
      • 1.1.9 内部审计是职务舞弊的克星
      • 1.1.10 内部审计是企业文化的使者
    • 1.2 内部审计的十个创新理念
      • 1.2.1 使命观: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
      • 1.2.2 价值观:内部审计是资源、是品牌、是生产力
      • 1.2.3 自律观:内部审计是企业的第二种声音
      • 1.2.4 能力观:内部审计有为才有位
      • 1.2.5 职业观:防范胜于查处,审计寓于服务
      • 1.2.6 责任观:遇到问题找方法,而不是刻意只去查后果
      • 1.2.7 执法观:身怀利器,重而慎之
      • 1.2.8 协调观: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 1.2.9 质量观:细节决定成败
    • 1.3 决策层对内部审计的十大价值发现
      • 1.3.1 真实信息的价值
      • 1.3.2 公司治理的价值
      • 1.3.3 信用价值
      • 1.3.4 风险与内部控制价值
      • 1.3.5 协同效应价值
      • 1.3.6 资源与获利价值
      • 1.3.7 技术创新价值
      • 1.3.8 企业文化价值
      • 1.3.9 人才培养价值
      • 1.3.10 战略价值
  • 第2章 审计环境
    • 2.1 高看审计的“一把手工程”
    • 2.2 独立审计的机构框架
    • 2.3 直达高层的信息通道
    • 2.4 人才齐备的审计阵容
    • 2.5 国际接轨的审计职能
    • 2.6 维护权威的审计决定
    • 2.7 爱岗敬业的工作环境
    • 2.8 催人进取的激励政策
    • 2.9 内外交流的学术环境
    • 2.10 管理得人心的企业文化
  • 第3章 审计计划
    • 3.1 审计计划紧盯三“点”:领导关注的重点,管理出现的难点,员工热议的焦点
      • 3.1.1 紧盯领导关注的重点
      • 3.1.2 关注管理出现的难点
      • 3.1.3 重视员工热议的焦点
    • 3.2 寻找风险的“审计问卷调查”
      • 3.2.2 风险调查的成果:风险地图受热捧
      • 3.2.3 风险调查催生新的审计技术:问卷查弊法
    • 3.3 用内部审计的自我评估方法来选择审计项目
      • 3.3.2 内部审计资源投入的层面决定内部审计的层次
      • 3.3.3 编制一份审计清单,类似于中医的综合施治
      • 3.3.4 资产负债表的维度与关联,成就审计依据的数据库
      • 3.3.5 审计计划一盘棋,不与同行生“内耗”
    • 3.4 审计资源合理配置的秘籍
      • 3.4.2 信息技术带来审计计划的前所未有高效率
    • 3.5 编制内部审计规划
      • 3.5.2 三年规划怎么编?我们有范本
    • 3.6 审计计划实施前的准备
      • 3.6.2 下达审计计划通知书
    • 3.7 内部审计登高谋略四级跃
      • 3.7.1 面对执行层面的重复监管,我们创建示范项目,资源共享
      • 3.7.2 当各部门步入示范性项目领域时,我们实施链式穿行审计
      • 3.7.3 当各部门进入链式项目领域时,我们做顶层系统审计
      • 3.7.4 当各部门进入顶层系统项目领域时,我们做文化,做咨询
  • 第4章 借势借力借东风
    • 4.1 金墉出任世界银行行长的启示
    • 4.2 借技术,借方案
      • 4.2.1 主编《建设项目内部审计指南》的启发
      • 4.2.2 联合会诊
    • 4.3 借人
      • 4.3.2 借虚拟项目团队
      • 4.3.3 借事务所的专业人员
    • 4.4 借势法
      • 4.4.2 风险调查显威力
      • 4.4.3 借势咨询机构
      • 4.4.4 借力互联网
  • 第5章 制度审计
    • 5.1 审视地看待制度
    • 5.2 管理制度的管理办法
      • 5.2.1 制度的准入制
      • 5.2.2 制度的层次性
      • 5.2.3 制度的覆盖性及接口部位
      • 5.2.4 让制度解决实际问题
      • 5.2.5 定期做制度评估
      • 5.2.6 制度的“三同步”
      • 5.2.7 制度审计“一点通”
    • 5.3 审计部门日常管理的四个制度
      • 5.3.2 去向牌制度
      • 5.3.3 任务交办单
      • 5.3.4 运用好“会议导航单”
    • 5.4 现场审计汇报制度
    • 5.5 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体系
      • 5.5.1 充分借鉴国内外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 5.5.2 参考标杆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体系的实务做法
  • 第6章 望闻问切
    • 6.1 望的方法
      • 6.1.2 火眼金睛:洞悉被审计对象的非语言秘密
    • 6.2 闻的方法
      • 6.2.2 听其声色:找出对审计有价值的线索
    • 6.3 问的方法
      • 6.3.1 内审靠问:做一个成功的访谈者
      • 6.3.2 追根问底:有疑点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 6.3.3 询问有方:五个审计询问的具体方法
    • 6.4 切的方法
      • 6.4.1 切中要害:内部审计的六个不放过
      • 6.4.2 找到病因:查找问题原因的六个审计视角
  • 第7章 反舞弊
    • 7.1 国际反舞弊组织在行动
      • 7.1.2 《2012年全球职务舞弊与滥用职权报告》带给我们的启示
    • 7.2 舞弊为什么会发生
      • 7.2.2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个伪命题
    • 7.3 提升舞弊败露率的秘籍
      • 7.3.2 反舞弊热线:为舞弊亮出360°照妖镜
      • 7.3.3 识别舞弊线索的“真假美猴王”
      • 7.3.4 让舞弊可识别、可举报的利器:查弊CT
    • 7.4 舞弊审计如何琢磨人
      • 7.4.2 用舞弊分子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 7.5 点亮源头反舞弊的一盏灯
      • 7.5.2 舞弊防范表
      • 7.5.3 法证会计
  • 第8章 大数据与梳理企业的命脉之流
    • 8.1.1 实现变革的两种准备
    • 8.1.2 我们构建的实战沙盘与IT审计的“两个转变”
    • 8.2 梳理企业命脉之流的方法及思路
      • 8.2.2 系统思维的视角
      • 8.2.3 万物平衡的视角
      • 8.2.4 波段、节奏的视角
      • 8.2.5 关联的视角
      • 8.2.6 IT审计流程的视角
      • 8.2.7 审计数据多维分析的视角
      • 8.2.8 审计线索特征发现的视角
    • 8.3 信息技术运用的视角
      • 8.3.1 云计算技术
      • 8.3.2 物联网技术
      • 8.3.3 社交网络技术
      • 8.3.4 人工智能技术
      • 8.3.5 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
      • 8.3.6 多媒体技术
      • 8.3.7 移动通信技术
      • 8.3.8 网络安全技术
    • 8.4 让我们也来编制一本“挖金”的管理手册
      • 8.4.1 《管理手册》目录模板
      • 8.4.2 身临其境、全真体验的“一盘三图”
  • 第9章 审计报告
    • 9.1 写出一份有价值的审计报告
      • 9.1.1 审计报告首先要有客户体验第一的思维
      • 9.1.2 利用三段式报告,杜绝空洞化描述
      • 9.1.3 评价审计报告质量的分水岭
      • 9.1.4 审计报告就是一个提炼了的故事
      • 9.1.5 审计报告赢在关键词
      • 9.1.6 审计报告三原则
    • 9.2 撰写审计报告应当避免的十个错误
      • 9.2.1 过多提及“根据领导要求进行审计”
      • 9.2.2 过度描述执行的审计程序
      • 9.2.3 过多使用“但是”之类的措辞
      • 9.2.4 使用带有主观色彩或鉴定式的语言
      • 9.2.5 将量化的问题全部使用定性的陈述方式
      • 9.2.6 使用似是而非的提法
      • 9.2.7 报告充斥着“审计无法验证”这类措辞
      • 9.2.8 撰写的审计发现没有价值
      • 9.2.9 专业味太浓让人很难读懂
      • 9.2.10 审计报告内容主次不分明
    • 9.3 关于审计报告的40个最佳实践
  • 第10章 审计沟通
    • 10.1 审计沟通:重中之重
      • 10.1.1 实现审计沟通的四大功能
      • 10.1.2 做沟通表达中的“第四种人”
      • 10.1.3 团队的恐慌:来自不会沟通
    • 10.2 审计先要学会和自己沟通
      • 10.2.1 审计沟通的分类与排序
      • 10.2.2 与自己、与团队、与环境的沟通
      • 10.2.3 与自己沟通的法宝
    • 10.3 有效审计沟通的七个诀窍
      • 10.3.1 沟通不准备,到时一定背
      • 10.3.2 掌握沟通的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
      • 10.3.3 审计沟通要有目的性
      • 10.3.4 用心、用眼带着情感去倾听
      • 10.3.5 通过写信使神奇的机会降临
      • 10.3.6 共同参与审计,有助于审计沟通
      • 10.3.7 恰当选择沟通场所和形式
    • 10.4 良好审计沟通的十个问题测试
      • 10.4.1 沟通测试
      • 10.4.2 测试评分
    • 10.5 提高审计沟通能力的两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10.5.1 练习演讲
      • 10.5.2 情景模拟练习
  • 第11章 审计营销
    • 11.1 成功的内部审计应当是营销大师
      • 11.1.1 不能做封闭的实干家
      • 11.1.2 消除对内部审计的曲解
      • 11.1.3 不要害怕宣传自己的成绩
    • 11.2 内部审计实施的6P营销策略
      • 11.2.1 审计营销对于内部审计生死攸关
      • 11.2.2 来自审计一线的6P实战新解
      • 11.2.3 要像研发产品一样,实施6P建设
    • 11.3 内部审计营销的十个最佳实践
      • 11.3.2 编制并定期发布内部审计简报
      • 11.3.3 在公司内网建立内部审计网页
      • 11.3.4 抓住宣传内部审计的时机
      • 11.3.5 编制审计工作手册
      • 11.3.6 参加重要经营会议
      • 11.3.7 构建内部审计自媒体
      • 11.3.8 审计满意度调查问卷
      • 11.3.9 塑造和培养良好的职业形象
      • 11.3.10 积极参加公司活动
  • 第12章 审计培训
    • 12.1 独具特色的360°全方位审计培训
      • 12.1.2 培训的雪球效应
      • 12.1.3 培训的宝藏挖掘
    • 12.2 独当一面地构建以审计部门为中心的培训体系
      • 12.2.2 审计培训与能见度提升
      • 12.2.3 审计培训的线路图
      • 12.2.4 公司内部业界大咖来助阵
      • 12.2.5 外部取经效果最大
    • 12.3 情有独钟的新常态下,别样的培训,别样的作为
      • 12.3.2 平级培训:换位思考,共筑企业的风险防线
      • 12.3.3 向下培训:问计基层,方案在一线制定
      • 12.3.4 对外培训:塑造形象,创造价值才是最大的作为
    • 12.4 独一无二:寓教于乐的速成培训法
      • 12.4.1 萌翻外界的游戏:《会计科目扑克牌》
      • 12.4.2 让故事照亮未来
  • 第13章 年终总结
    • 13.1 内部审计年终总结的十条关键铁律
      • 13.1.2 合力性:年终总结要上下互动“齐上阵”
      • 13.1.3 精练性:年终总结要“简短”
      • 13.1.4 层次性:年终总结要“关联大事”
      • 13.1.5 客观性:年终总结要找出差距
      • 13.1.6 可信性:年终总结要用数字说话
      • 13.1.7 引导性:年终总结要写出思想
      • 13.1.8 远见性:年终总结要提出攀高目标
      • 13.1.9 美观性:总结报告排版布局要“漂亮”
      • 13.1.10 系列性:年终总结要“好戏连台”
    • 13.2 年终总结好戏连台的系列大餐
      • 13.2.2 评选十个内部审计精彩段子
      • 13.2.3 评选十大年度人物及颁奖词
      • 13.2.4 为内审人员播下希望的种子:我们的“家书”
    • 13.3 来自企业的年终总结
      • 13.3.2 以标新立异的小标题凸显总结报告
  • 第14章 审计团队建设
    • 14.1 打造高素质的审计团队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 14.2 树立学习型审计团队的愿景
    • 14.3 开启员工心灵之窗的领导者角色
    • 14.4 自我超越的素质达标
    • 14.5 以人为本的“凝聚工程”
    • 14.6 上下互动的团队学习
    • 14.7 学以致用的创奖平台
    • 14.8 打造竞争优势的知识管理
  • 第15章 快乐审计团队的实操案例
    • 15.1 营造审计环境的“魅力审计联席会”
      • 15.1.1 魅力审计联席会的运作
      • 15.1.2 有为才有位,勇当企业变革排头兵
      • 15.1.3 结束语
    • 15.2 创新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审计共建”
      • 15.2.1 开辟审计共建访谈,使风险控制的理念深入人心
      • 15.2.2 开展审计公示,营造“管理得人心”风控文化
      • 15.2.3 开展内部控制知识培训
      • 15.2.4 整合三一Z部监管体系
      • 15.2.5 开展审计创新试点
      • 15.2.6 创造增值价值
      • 15.2.7 在Z部产业链的上下游构筑风险防线
      • 15.2.8 Z部对审计人员进行“业审融合”培训
      • 15.2.9 提升审计共建执行力
    • 15.3 挖掘审计资源的借势借力
      • 15.3.1 职工代表民主评价制度形成的背景
      • 15.3.2 职工代表民主评价制度运作模式
      • 15.3.3 推行职工代表民主评价制度取得的效果
    • 15.4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守护者:商业秘密防泄漏审计
      • 15.4.1 商业秘密泄露的方式
      • 15.4.2 商业秘密泄露风险管控体系
      • 15.4.3 商业秘密泄露风险管控重点
    • 15.5 企业集团管控的审计协同
      • 15.5.1 开展WORKSHOP专题研讨,明确改进提升方策
      • 15.5.2 加强工作协同,持续提升审计价值
  • 赞誉
  • 致谢
  • 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内部审计工作法》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