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反思现代 近代中国历史书写的重构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目录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5-03-25 00:37:11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书名页
  • 序:回首来时路
  • 目录
  • 典范转移
    • “现代”观念之源起与历史研究的本土反思[1]
    • 从“文明”论述到“文化”论述:清末民初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要转折[1]
    • 翻译、启蒙与中国现代性[1]
    • 从“士大夫”“士绅”到“地方精英”:二十世纪西方汉学界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领导阶层之研究
    • 世俗化理论是否适用于近代中国?[1]
    • 建立史学典范的一个努力:论余英时《史学评论》“代发刊辞”[1]
  • 晚清史的反省
    • 经世文编与中国近代经世思想研究[1]
    • 清代考证学的渊源──民初以来研究成果之评介[1]
    • 评介倪德卫《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1738—1801)》[1]
    • 评柯文著《历史中的三个基调:作为事件、经验与神话的义和团》[1]
    • 文格德与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论《一个骑士在中国》[1]
    • 评潘英著《革命与立宪》[1]
  • 民国史之检讨
    • 从晚清看辛亥革命[1]
    • 评刘禾著《跨越语际的实践:1900至1937年间中国的文学、民族国家文化与被翻译的现代性》[1]
    • 胡适档案与胡适研究[1]
    • 记忆、认同与口述历史
  • 封底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反思现代 近代中国历史书写的重构》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