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附录 中国的孝敬与印度的檀施——非对称性礼物馈赠文化的人类学分析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2-01-23 09:53:14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版权信息
  • 中文版自序
  • 致谢
  • 目录
  • 1 导论:人类学中的礼物与中国社会
    • 人类学话语中的礼物
    • 中国社会中的礼物馈赠与人际关系
    • 本项研究的框架
  • 2 下岬村:田野工作地点的概述
    • 下岬村的源起
    • 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
    • 身份群体及其近来的变化
    • 亲属结构
  • 3 礼物世界:初步的分类
    • 分类范畴和礼单
    • 仪式性场合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
    • 非仪式性情境中的表达性礼物馈赠
    • 下岬村的工具性送礼
  • 4 礼物经济与关系网络
    • 村民们的随礼开支
    • 义务性礼物馈赠与关系的培养
    • 礼物馈赠与行动中的关系网络
  • 5 乡村社会中的关系结构
    • 本土的关系概念与地方的小世界
    • 关系网络的型构
    • 实践性亲属关系与私人网络:深层的含义
  • 6 互惠原则与人情伦理
    • 馈赠规则和互惠的变化
    • 人情和礼物交换的道德性
    • 人情的情感方面和礼物交换的意义
    • 关于人情的一个尝试性概括
  • 7 礼物交换关系中的权力与声望
    • 礼物交换的不均衡
    • 社会等级中的单向馈赠
    • 非均衡互惠和社会等级的再生产
    • 收礼荣誉与送礼竞争
  • 8 婚姻交换与社会转型
    • 彩礼和嫁妆:人类学概念和地方性术语
    • 新郎家的婚姻投入:旧形式和新形式
    • 新娘家的婚姻投入:从间接嫁妆到直接嫁妆
    • 新娘和新郎:婚姻交换中新的能动者
    • 婚姻交换的性质:偿付、资助和家产继承
  • 9 结论:社会主义、关系、人情与礼物
    • 礼物和中国的礼物
    • 重审关系和人情:基本形式和扩展形式
    • 礼物经济和社会主义:复兴还是转型?
  • 附录 中国的孝敬与印度的檀施——非对称性礼物馈赠文化的人类学分析
  • 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