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礼法与情理的结合——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研究 - 姚上怡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文库、法学译丛总序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4-04-30 06:18:30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文库、法学译丛总序
  • 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基本思路和方法
    • 1.4 主要创新
  • 第2章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 吏治与民生
      • 2.1.1 吏治
      • 2.1.2 民生
    • 2.2 明清鼎革与经世学风
      • 2.2.2 经世学风
    • 2.3 文化专制与汉学兴起
      • 2.3.2 汉学兴起
  • 第3章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3.1 前期桐城派代表人物的成长环境
      • 3.1.1 戴名世与方苞
      • 3.1.2 刘大櫆与姚鼐
      • 3.1.3 姚门弟子
    • 3.2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
      • 3.2.2 对佛、道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 3.2.3 对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 3.3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福报与天谴
      • 3.3.2 人性论
  • 第4章 社会理想与秩序
    • 4.1 理想社会的图景
      • 4.1.2 理想之治
    • 4.2 社会秩序模式
  • 第5章 礼法之治
    • 5.1 礼治
      • 5.1.1 理、礼义与礼仪
      • 5.1.2 礼的实践
        • (二)治理家族
    • 5.2 礼、法关系
    • 5.3 礼法时变论
  • 第6章 法的运行
    • 6.1 罚当其罪,明刑弼教
      • 6.1.1 宽猛相济,明刑弼教
      • 6.1.2 情理审判,原情定罪
    • 6.2 兴利除弊,保障民生
  • 第7章 简拔人才,为政在人
    • 7.1 为政在人
    • 7.2 改革科举制度
      • 7.2.1 科举之弊
      • 7.2.2 改革设想
  • 第8章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特点与意义
    • 8.1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特点
      • 8.1.2 强调人情
      • 8.1.3 追求合“理”的秩序
    • 8.2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意义
      • 8.2.2 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的不足
  • 结语
  • 附录 相关论文
    • 循天理、随势变——方苞法律思想论析
      • 一、方苞法律思想的哲学基础:天理与人性论
      • 二、方苞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方苞法律思想的意义与不足
    • 浅析清代学政、教官的司法职能
      • 一、学政、教官与司法相关的职责
      • 二、学政、教官参预司法的形式
      • 三、赋予学政、教官一定司法职能的原因
    • 戴名世法律思想探析
      • 一、“正人心而维持名教”
      • 二、明刑弼教,严惩盗贼
      • 三、“经世之大者”,莫大于“君子小人之进退”
      • 四、戴名世法律思想的不足
      • 五、戴名世法律思想的影响
    • 试论姚鼐的法律思想
      • 一、“天下道一而已”:通达圣人之道的论争
      • 二、“礼原于人情之所不可已,而法兴于道之自然”:礼法之本
      • 三、“苟足禁暴虐,用威非得已”:德、刑之实施
      • 四、“立政在于宅贤”:为政在人
      • 五、姚鼐法律思想的意义与不足
    • 抑商对商业的影响新探——以唐代为中心的考察
      • 一、唐代对商业的保护
      • 二、唐代对商人的掠夺
      • 三、唐代抑商的主要表现
    • 浅析白居易的言谏观
      • 一、言谏的重要性:达聪明,致理化
      • 二、言谏的出发点:以民为本
      • 三、言谏的目的: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 儒家法思想非自然法辨析
      • 一、自然法的观念
      • 二、儒家之礼非自然法
      • 三、儒家之道、理等观念非自然法思想
    • 真实的历史与历史的真实——读《后现代历史叙事学》兼论中国法律史研究
      • 一、海登·怀特的历史叙事理论
      • 二、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意识形态影响与论证模式
      • 三、历史叙事理论与法律史研究的实践
  • 参考文献
  • 后记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礼法与情理的结合——前期桐城派法律思想研究 - 姚上怡》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