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 马建标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第五章 作为媒介的北京大学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2-02-22 02:43:13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徘徊在帝国边缘的异类
    • 第一节 马礼逊:帝国边缘的陌生人
    • 第二节 洪秀全:落魄文人的天国之梦
    • 第三节 边缘士人:赵烈文与王韬的传播经历
  • 第二章 盛宣怀与晚清媒介网络
    • 第一节 “刺马案”与晚清媒介的国际化
    • 第二节 心灵的延伸:盛宣怀和他的媒介网络
    • 第三节 庚子国难与盛宣怀的媒介政治
  • 第三章 晚清帝国传播的政治化
    • 第一节 梁启超与晚清传播的政治化
    • 第二节 孙中山、华侨和“海外中国”
    • 第三节 “枪手”:丁未政潮中的媒介运用
    • 第四节 袁世凯及其“洹上渔翁”形象的塑造
  • 第四章 民国初年的媒介与政治
    •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的印刷与政治
    • 第二节 黄远生与民初媒介生态
    • 第三节 血路:黄远生的自我超越
  • 第五章 作为媒介的北京大学
    • 第一节 声名狼藉:蔡元培主政前的“老北大”
    • 第二节 唤醒青年:北京大学的政治参与意识
    • 第三节 读书与救国的两难:蔡元培努力遏制北京大学的政治参与
  • 第六章 “一战”时期的国际传播
    • 第一节 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第二节 “一战”之后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三节 威尔逊主义与五四运动的爆发
  • 第七章 权力、媒介和舆论
    • 第一节 “爱国者”:吴佩孚的公共形象塑造
    • 第二节 五四运动与吴佩孚的崛起
    • 第三节 北战:直皖战争与权势转移
  • 附录一 克服学术惰性:哈佛大学栗山教授访谈录
  • 附录二 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清末民初国际宣传政策形成之考察
  • 参考文献
  • 后记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 马建标》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