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备注
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谈话录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书签管理
我的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03 谈谈几本书
浏览
1
扫码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2024-09-26 20:09:28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前折页
书名页
版权页
李序
目录
01 现代哲学还剩下什么
从理念,到生活,到解构
欣赏两位中国海德格尔专家的话
巫史传统与“为王先驱”
“情本体”与哲学
02 我的学术思想的三个阶段
喜欢看书,不喜欢写书
当时我才二十几岁,哪敢自称一派
写康德,其实在表达自己的哲学
从文体上看,《己卯五说》是最好的
命运,情感,人性,偶然
03 谈谈几本书
那时文艺批评的灵魂式人物
“哲学研究”与“哲学创作”
救亡压倒启蒙:最早出现于《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陈寅恪治史,所用材料也是不多的
《美的历程》每章每节都有新东西
搞文艺批评,主要应靠感觉
做学问,不论是谁,都是要下死功夫的
《漫述庄禅》发表后,钱学森专门来看我
当年的“文化热”都是反传统的
钱穆、梁漱溟更能抓住中国文化的要害
短期饥饿受得了,长期饥饿吃不消
历史的“积淀”,是我所有研究环绕的“同心圆”的圆心
04 关于“情本体”
关于“外星人”的三段论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哲学,已经都关注个体了
“情本体”颠覆了几千年的传统哲学
“情本体”以中国传统为基础,却是一种世界性视角
05 汉字与历史经验
命名:走向历史经验
“度”是经验性的,与人类生存直接有关
康德研究新动向
06 《红楼梦》与“乐感文化”
小说阅读中的文化—心理结构
琐屑日常细节与“乐感文化”
07 当“情本体”面对基督教精神
中国要哪种现代性
人总要寻找信仰
08 人性能力、人性情感与善恶观念
道德二分:社会性道德与宗教性道德
道德行为由人性能力、人性情感和善恶观念组成
康德高于休谟
康德的理性命令与基督教的上帝之爱
心理本体:理性内构(认识)、理性凝聚(道德)、理性融化(审美)
09 文章上的追求及其他
没有新意就不要写文章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全面发展,这包括片面发展独特的潜能
生物科学不发展,美感讲不清
对自己讲过的话负责
[附录] 2010年访谈选
八十李泽厚:寂寞的先知
时代和它的李泽厚 《南方人物周刊》编辑部
寂寞思想者 卫 毅
我现在是静悄悄地活着,也准备静悄悄地死掉 卫毅、施雨华
警惕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合流 易中天
改良不是投降 启蒙远未完成 萧三匝
后折页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
《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谈话录》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
书签列表
×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