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毛泽东谋略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第四编 外交谋略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2-01-22 22:57:49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绪 论
  • 《谋略系列丛书》序
  • 谨以此书纪念
  • 毛 泽 东 谋 略
  • 1·1 “梁先生是有心之人,我们今天的争论不必先作结论,姑且存留听下回分解吧”。毛语中夹带毋庸置疑的自信
  • 1·2 在中国,由于毫无民主可言,人民要想革命, 唯一的法子就是拿起枪杆子
  • 1·3 当山大王就当山大王, 历史上从来没有消灭过山大王
  • 1·4 “勉从虎穴暂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毛金蝉脱壳,摆脱了张国燾的威胁,率军北上
  • 1·5 只谈军事,不谈政治
  • 1·6 蒋介石不给人民民主权利,那也好。
  • 1·7 自卫原则,胜利原则,体战原则
  • 1·8 他俯瞰神州大地,很快从千里狼烟中找到用武之地, 那就是民族敌人的后方
  • 1·9 当上级撤销毛的红军总政委职务时,
  • 1·10 “谁赢得农民,谁就赢得中国, 解决了土地问题也就赢得了农民”
  • 1·11 尼克松发现毛泽东和蒋介石在谈话时都喜欢使用一种囊括整个中国,横扫一切的手势
  • 1·12 “当时有人骂我是富农路线,我看当时只有我这办法是正确的。”“富农路线”,并不姓“富”
  • 1·13 谁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 谁就能够赢得民心,进而赢得中国
  • 1·14 今日国人只知张学良是“西安事变”的功臣, 殊不知在张的后面还有个小人物高福源,
  • 1·15 一些不了解中国政治的西方观察家, 不明白为什么在经过十牟年战后,
  • 1·16 统一战线实际上是国民党当权,蒋当家。而毛则采取:要服从,但不能完全服从;
  • 1·17 洛厄尔·迪特默说:
  • 1·18 蒋介石总以为天下是他的,殊不知他的臣民早已被 共产党一部分一部分地联合去了。
  • 1·19 毛泽东发现一条定律:“任何有群众的地方, 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
  • 1·20 毛泽东抓住典型,在边区开展了“赵占魁运动”
  • 1·21 50 年代毛泽东发现杜勒斯是个好教员
  • 1·22 孙中山致力子国民革命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年做到了。这是四
  • 1·23 穷人们成群结队挑着箩筐,扛着扁担, 背着口袋,边走边招呼路旁的人:走啊!
  • 1·24 他真有点像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刻也不能脱离大地。一离大地,他就没了力量;
  • 1·25 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
  • 第二编 军事谋略
  • 2·2 诱敌深入,关门打狗。虽有“铁军师” 称号的张辉瓒也只能是瓮中之鳖
  • 2·3 攻其必救,调动敌人。战国时的“围魏救赵” 与毛的“四渡赤水”,异曲同工
  • 2·4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 2·5 釜底抽薪,深入敌后。蒋介石只知道对陕北和山东 解放区左右开弓,毛却指挥雄兵百万,
  • 2·6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 2·7 坚壁清野,陷敌绝境。冈村宁次在惨败之余, 只得以“狮子扑鼠,效力不大”来自嘲
  • 2·8 攻城打援,伏兵阻敌。济南战役,此原则几臻登峰造极
  • 2·9 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宿北战役,一举歼敌 3 个半旅
  • 2·10 毛深谙以退为进,以迂为直之道, 故能处变不惊,于生死关头力挽狂澜
  • 2·11 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定陶战役使蒋介石两路钳击歼灭我军的企图彻底破产
  • 2·12 以谈对谈,以打对打。重庆谈判, 毛的谋略发挥到极至
  • 2·13 利用矛盾,各个击破。毛泽东利用蒋介石、傅作义 之间的矛盾和空城计,使蒋的偷袭计划流产
  • 2·14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 2·15 围三缺一,虚留生路。李仙洲糊里糊涂作了俘虏
  • 2·16 围而不打,隔而不围。
  • 2·17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胡宗南背着延安这个包袱, 让毛拖着他在陕北的沟沟梁梁上转着圈圈,
  • 2·18 慎重初战,掌握主动。毛在淮海战役中, 首歼蒋的嫡系黄伯韬兵团
  • 2·19 攻破一点,全盘皆活。
  • 2·20 攻心为上,瓦解敌军。刘戡的 7 个旅眼睁睁地看着毛从他们的枪口底下在河堤上走了三百多米,
  • 第三编 经济谋略
  • 3·2 毛没有模仿苏联的“先机械化,后集体化”的经验, 相反,他找到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 3·3 毛把仁政分为大、小两种,他认为:为了长远利益, 眼前利益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
  • 3·4 毛批评了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是八仙过海里的铁拐李, 而自己则是“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 3·5 毛用哲学论证了他的“独立王国”论,以实现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统一,最后达到建立一
  • 3·6 “半独立王国”,这里既包含地方分权给企业, 也包含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的改革思想
  • 3·7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 第四编 外交谋略
  • 4·2 “一边倒”
  • 4·3 搞联合舰队,是政治问题, 讲政治条件,半个指头也不行
  • 4·4 帝国主义有个头,我们也要有个头。一旦有了事,总得有个人召集一下
  • 4·5 赫鲁晓夫说:“正当中国人能够跨过海峡去占领那些 岛屿的时候,他们突然停止了攻势,”,而毛则是
  • 4·6 毛认为中苏论战要争论一万年,柯西金说不要那么久, 毛于是减少一千年,这是最大的让步,
  • 4·7 1970 年 12 月 18 日,东方巨人向大洋彼岸的尼克松发出了恳切的邀请
  • 4·8 世界大三角:中、美、苏
  • 4·9 强烈的反帝意识,是毛确立对外方针的基调
  • 4·10 斯大林说:“胜利者是不受审的, 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的公理。”
  • 第五编 统战谋略
  • 5·2 “中国革命亘三十年而成效甚微, 并不是目的错,完全是策略错”
  • 5·3 毛第一个发现人类社会的一个秘密:无论哪一个国内, 天造地设,都有三等人,都有左、中、右
  • 5·4 毛主张“五湖四海”和“千军万马”
  • 5·5 毛的拿手好戏是“把敌人营垒中间的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
  • 5·6 古今中外恐怕再没有哪个政治家,能像毛那样善于做精细入微的区分工作,善于以不同
  • 5·7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 5·8 三个“三分之一”
  • 5·9 毛在“三大”上改变态度,张国燾认为这是“毛泽东的变节”,有人指责毛 “想当中央委员”
  • 5·10 怎样赶毛驴上山
  • 第六编 治党谋略
  • 6·2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便没有有共产党的地位。 毛一开始就提出“党指挥枪”
  • 6·3 支部建在连上,保证了党的组织系统一竿子插到底
  • 6·4 “我们也会感动上帝”
  • 6·5 “组织上入党”与“思想上入党”
  • 6·6 使农民成份的党员无产阶级化
  • 6·7 对待“山头主义”的四步对策:承认之, 照顾之,削弱之,消灭之
  • 6·8 正派不正派是组织活动上的问题, 正确不正确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 6·9 整风我看以后大体上一年搞一次,一次个把月就行了。 也许那时候还要来一点洪峰
  • 6·10 团结——批评——团结
  • 6·11 王明曾使毛吃尽了苦头, 但毛还要千方百计使他选上中央委员
  • 6·12 许世友被毛一番话感动了, 他深深感到毛的伟大,张国燾的渺小
  • 6·13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6·14 他不知道到底是哪些原因偶然凑合才使他想到必然要有一个党。他只知道事情的发展是
  • 6·15 从“总书记”到“主席”
  • 6.16 他在党内的发言权时大时小,
  • 第七编 治国谋略
  • 7·1 天下初定,不要四面出击
  • 7·2 这种革命是和平的,不是暴力的,是赎买而不是剥夺
  • 7·3 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毛显然不满意刘少奇和周恩来的看法,毛的手段充满了智慧
  • 7·4 毛一方面把某些人卡在敌人和人民中间, 另一方面又坚持除了敌人就是人民,
  • 7·5 能不能作个规定,说只准放香花, 不准放毒草呢?毛说不能
  • 7·6 毛从“进京赶考”的那一日起,就开始警惕官僚主义
  • 7·7 阴谋和阳谋
  • 7·8 把孙行者的尾巴打下去, 花果山的猴子就不神气了
  • 7·9 孙悟空没有个紧箍咒不行
  • 7·10 毛对知识分子又爱又恨,爱其知识,恨其世界观。 无产阶级要有自己的知识分子
  • 7·11 “美国人叫洗脑筋,我们叫改造”, 越改造就越觉得需要改造
  • 7·12 从“新村”到“公社”
  • 7·13 “冷眼向洋看世界”
  • 7·14 “他说,他不会背叛中国人民,也不会背叛革命。 他宁可摧毁自己建立起来的政府,拉下趾高气扬的高官, 也不让他们成为新暴君”
  • 7·15 “有意大权旁落”
  • 7·16 “问题是他们怎样判断”
  • 第八编 宣传谋略8·1 不要称毛泽东主义
  • 8·2 毛认为最好是举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旗子
  • 8·3 宣传舆论阵地,虽看不见硝烟烽火, 但同样充满战略策略
  • 8·4 从“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到“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 8·5 通过投诚的敌人向敌人作宣传
  • 8·6 “不知道蒋氏字典中的‘反动派’三字作何解释”, 于是毛劝蒋介石修改其政治学字典
  • 8·7 毛从理论到实践再一次挫败了蒋“限共”、“溶共”的政治算盘
  • 8·8 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辩证法
  • 第九编 人生谋略
  • 9·2 “盖未有力不足以举天下之烦,气不足以练天下之苦,性情不足 以扶持天下之一偏,而可以大有为者也”
  • 9·3 横尽虚空,山河大地一无可恃,而可恃惟我; 竖尽来劫,前古后今一无可据,而可据惟目前
  • 9·4 自尽其性,自完其心
  • 9·5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 苟野蛮其体魄,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 9·6 “非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宁静毛做不到,淡泊却极力奉行,毕生不改
  • 9·7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是毛高小入学考试作文中的诗
  • 9·8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9·9 “文革”中,林彪曾在毛的名字前加上四个定语, 毛对此不感兴趣,只有“伟大的导师”除外
  • 9·10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 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 9·11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 9·12 生死任自然,无往而不乐, 但要壮丽地生,壮烈地死
  • 9·13 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 主要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毛泽东谋略》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