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项目制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6.1 理论梳理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5-03-25 02:02:45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前言
  • 第1章 政府反贫困政策演变与转型
  • 1.1 中国政府反贫困政策演变
  • 1.2 政府反贫困政策转型特征
  • 1.3 中国政府贫困治理政策新取向
  • 第2章 项目制与项目制扶贫理论基础
  • 2.1 概念厘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项目制扶贫的特性和优越性
  • 第3章 项目制扶贫主体及其行为逻辑
  • 3.1 项目制扶贫主体
  • 3.2 项目制扶贫主体参与扶贫的动机
  • 3.3 项目制扶贫主体角色定位
  • 3.4 项目制扶贫主体间的关系
  • 3.5 项目制扶贫主体的行为逻辑
  • 第4章 项目制扶贫中的精英俘获
  • 4.1 项目制扶贫与精英俘获
  • 4.2 精英俘获成因解析
  • 4.3 精英俘获的消解与项目资源的合理分配
  • 第5章 地方政府自利性与项目制扶贫理性困境
  • 5.1 地方政府自利性与扶贫项目的困境
  • 5.2 扶贫项目陷入困境的原因
  • 5.3 走出项目制扶贫困境的建议
  • 第6章 项目制扶贫政策执行中的碎片化
  • 6.1 理论梳理
  • 6.2 核心概念界定
  • 6.3 整体性治理理论阐述:价值诉求与理论工具
  • 6.4 河南省H县S镇概况及其扶贫工作成效
  • 6.5 项目制扶贫政策执行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 6.6 H县项目制扶贫政策执行中的碎片化现象分析
  • 6.7 基层政府项目制扶贫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的多维整合机制探讨
  • 第7章 项目制扶贫中的目标异化与矫正
  • 7.1 项目制的内涵与外延
  • 7.2 项目制运作逻辑
  • 7.3 项目目标异化的表现
  • 7.4 回归项目制的普惠性核心
  • 第8章 项目制贫困治理失灵及其路径重构
  • 8.1 项目制贫困治理失灵
  • 8.2 项目制贫困治理失灵现象考察
  • 8.3 技术理性层面的项目制失灵
  • 8.4 制度理性层面的项目制失灵
  • 8.5 项目制贫困治理的路径重构
  • 8.6 结论与讨论
  • 第9章 项目制扶贫多元协作机制构建
  • 9.1 项目制扶贫与社会资本
  • 9.2 社会资本视域下贫困产生的根源分析
  • 9.3 再论项目制扶贫困境
  • 9.4 社会资本助力项目制扶贫——构建多元主体协作机制
  • 第10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项目制的地方性实践
  • 10.1 县情村情简介
  • 10.2 Y村贫困人口致贫原因
  • 10.3 Y村扶贫开发工作概况
  • 10.4 项目制扶贫的运作逻辑与治理困境
  • 10.5 项目制扶贫的实践反思与总结
  • 第11章 河南省产业扶贫理论与案例
  • 11.1 产业扶贫概论
  • 11.2 河南省产业扶贫现状及成就
  • 11.3 河南省产业扶贫模式:几个典型案例
  • 11.4 河南省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
  • 11.5 河南省产业扶贫对策建议
  • 第12章 贫困治理绩效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 12.1 问题与评析
  • 12.2 贫困治理绩效评价内涵及必要性
  • 12.3 贫困治理绩效评价的理性分析
  • 12.3.2 社会治理视野下贫困治理绩效评价的理念嬗变
  • 12.4 贫困治理绩效评价体系构成
  • 12.5 精准扶贫绩效下的第三方评估
  • 12.6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项目制贫困治理:理论与实践》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