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新中国经贸投资开放与变革发展70年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2.对外投资的制约因素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5-03-25 02:03:15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作者简介
  • 第一章 中国经贸投资开放与变革发展70年历程回顾(1949—2018年)
  • 一、计划集中阶段(1949—1977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一)改革节点梳理
  • 1.宏观经济政策
  • 2.对外贸易政策
  • 3.引进外资政策
  • (二)改革阶段性特点
  • 1.坚持独立自主、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统一管理体制
  • 2.实行封闭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
  • (三)改革成果
  • 1.对外贸易总额不断增长
  • 2.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 3.对外贸易伙伴不断增多
  • 4.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贸易关系不断密切,多边经贸关系得到拓展
  • 5.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 (四)改革的制约因素
  • 1.对外贸易的制约因素
  • 2.利用外资的制约因素
  • 二、起步发展阶段(1978—1991年):贸易换外汇
  • (一)改革节点梳理
  • 1.宏观经济政策
  • 2.引进外资政策
  • 3.对外投资政策
  • (二)改革阶段性特点
  •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
  • 2.出口贸易量扩张迅速
  • 3.利用外资处于起步阶段
  • 4.对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
  • 5.金融“走出去”局部试点
  • (三)改革成果
  • 1.改革开放开局良好
  • 2.“贸易换外汇”战略成效显著
  • (四)改革的制约因素
  • 1.利用外资的制约因素
  • 2.对外投资的制约因素
  • 三、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0年):市场换技术
  • (一)改革节点梳理
  • 1.宏观经济政策
  • 2.引进外资政策
  • 3.对外投资政策
  • (二)改革阶段性特点
  • 1.国家开放政策的重大转变和调整成为进入这一阶段的主要动因
  • 2.出口贸易从“以量取胜”转为突出“以质取胜”
  • 3.吸引外资集约化发展方向渐显
  • 4.对外直接投资有了初步发展
  • 5.金融领域开始走向国际化
  • (三)改革成果
  • 1.经贸投资快速发展
  • 2.“市场换技术”成果显著
  • (四)改革的制约因素
  • 1.制度层面
  • 2.国家层面
  • 3.企业层面
  • 四、稳步发展阶段(2001—2012年):“引进来”和“走出去”
  • (一)改革节点梳理
  • 1.宏观经济政策
  • 2.引进外资政策
  • 3.对外投资政策
  • (二)改革阶段性特点
  • 1.加入WTO使中国经济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 2.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
  • 3.引进外资规模巨大且平稳发展
  • 4.中国企业“走出去”水平明显提高
  • 5.金融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 (三)改革成果
  • 1.经贸投资高速发展
  • 2.“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发展
  • (四)改革的制约因素
  • 1.国家管理体制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
  • 2.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模式制约了企业“走出去”
  • 3.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本身问题重重
  • 4.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 五、走向开放与融合(2013—2018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 (一)改革节点梳理
  • 1.宏观经济政策
  • 2.经贸投资政策
  • (二)改革阶段性特点
  • 1.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
  • 2.逐步形成两个辐射作用
  • 3.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
  • 4.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
  • (三)改革成果
  • 1.经济实力更加雄厚
  • 2.“开放与融合”不断加强
  • 3.“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斐然
  • (四)改革的制约因素
  • 1.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降低了社会的活力
  • 2.资源能源日益短缺,要素成本趋于上升
  • 3.环境污染压力加大,对经济发展构成制约
  • 4.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 5.历史包袱较重,拖累了经济的创新发展
  • 6.体制障碍尚未消除,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7.难以避免的后发劣势,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拦路虎”
  • 第二章 兼收并蓄的中国特色经贸投资理论与实践
  • 一、主流国际经贸理论概述
  • (一)西方主流经贸理论
  •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2.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3.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 1.国际分工理论
  • 2.国际价值理论
  • 3.世界市场理论
  • 4.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 5.经济全球化理论
  • 6.对外贸易政策
  • 7.对外开放理论
  • 8.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 (三)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
  • 1.研究体系
  • 2.研究侧重
  • 3.研究方法
  • 4.理论研究对象和内容
  • 二、主流国际经贸理论的借鉴、吸收和本土化
  • (一)中国对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借鉴
  • 1.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
  • 2.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 3.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外贸战略选择的启示
  • (二)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实践
  • 1.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观点及在中国的实践
  • 2.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局限性
  •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 1.中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及结构分析
  • 2.中国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对策
  • (四)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1.毛泽东关于对外贸易的思想
  • 2.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理论
  • 3.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
  • 三、在实践中创新中国特色经贸投资理论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 (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经贸理论的必要性
  • 1.中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的重大问题
  • 2.影响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问题
  • (三)当前国际经贸规则变革的基本态势及其影响
  • 1.区域经贸规则先行日益明显,使针对新兴国家的壁垒重新增多
  • 2.区域经贸规则的高标准化,使新兴国家的实际利益受损
  • 3.规则重塑向金融领域偏移,使新兴国家金融发展劣势进一步突出
  • 4.规则重塑向非传统领域不断拓展,使新兴国家国内压力倍增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经贸理论体系的内容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经贸的产生与作用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职能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经贸政策与措施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分工的构成与利益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市场的开拓与维护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金融体制的确立与运行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运行机制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国际经贸法规和国际经贸组织的关系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双向传递机制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参与全球经贸问题的治理
  • (五)“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经贸规则创新
  • 1.“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重要性
  • 2.以“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际经贸规则重塑的难点与重点
  • 3.以“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变革的对策
  • 第三章 中国经贸投资变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管理体制变迁
  • (一)1949—1954年:新中国成立过渡期
  • (二)1954—1956年:建立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
  • (三)1956—1959年:尝试央地分权
  • (四)1960—1965年:重归中央集权
  • (五)1966—1975年:失落的十年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管理体制变迁
  • (一)1982—1988年:向国有企业简政放权
  • 1.1982年:精简,精简,再精简
  • 2.1988年: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 3.小结: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 (二)1993—1998年: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1.1993年: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管理架构
  • 2.1998年:打破条块分割,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 3.小结: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职能
  • (三)2003—2008年: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1.2003年:政府职能的有进有退
  • 2.2008年:大部制改革
  • 3.小结:建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型政府
  • (四)2013—2018年:治理能力现代化
  • 1.2013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2.2018年:以功能导向优化政府职能
  • 3.小结:全面提高政府效能
  • 三、贸易管理体制从内外分治到内外合一
  • (一)内外贸易管理体制分治
  • 1.分而治之的历史选择
  • 2.“奖入限出”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 3.以分治做大增量,明晰改革方向
  • (二)内外贸易管理体制合一
  • 1.整合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2.整合解决了多头管理的弊端
  • 3.整合不是“1+1=2”
  • 四、投资管理体制从审批制转为负面清单管理
  • (一)严格的事前审批制
  • (二)正面清单管理
  • (三)负面清单管理
  • 五、从经贸投资独立发展到经贸投融资一体化战略
  • (一)对外贸易引领经贸投资
  • (二)外贸外资互相促进、并重发展
  • 1.对外贸易体制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
  • 2.产业政策推动利用外资稳定增长
  • 3.对外直接投资蹒跚起步
  • (三)一手抓“引进来”,一手抓“走出去”
  • (四)构建产投融齐驱并进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第四章 中国经贸投资开放与国际合作
  • 一、游离规则
  • 二、适应规则
  • (一)国际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 1.主要内容
  • 2.主要成果
  • (二)国际合作的特点
  • 1.调整自身,适应现有国际经济秩序和规则
  • 2.坚持以我为主,渐进式开放和改革
  • 3.推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
  • 三、接受规则
  • (一)国际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 1.主要内容
  • 2.主要成果
  • (二)国际合作的特点
  • 1.主动接受国际规则,赢得国际社会肯定
  • 2.主动调适作用显现,体制机制日益健全
  • 3.采取积极主动姿态,开始参与对外援助
  • 四、融入规则
  • (一)国际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 1.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2.积极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
  • 3.加入G20
  • 4.成立上合组织
  • 5.中美双边经贸关系
  • 6.中欧双边经贸关系
  • (二)国际合作的特点
  • 1.国际合作多元化、一体化
  • 2.国内经贸投资改革取得突破
  • 3.改革开放影响力向全世界拓展
  • 4.南南合作关系更加紧密
  • 5.系统化援外体系基本形成
  • 6.中国从全球治理的外围走向世界中心
  • 五、改进规则
  • (一)国际合作的主要内容和成果
  • 1.新开发银行的主要建设者
  • 2.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建者
  • 3.发起“一带一路”倡议
  • 4.援外工作全面升级
  • (二)国际合作的特点
  • 1.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 2.谋求国际竞争主动权
  • 3.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 4.引领“南南合作”和发展中国家共同诉求
  • 5.推动重塑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
  • 第五章 中国经贸投资70年发展经验总结
  • 一、中国经贸投资70年发展的主要成果
  • (一)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计划经济体制的尝试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和突破
  • (二)从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 (三)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追随者变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改革者和建设者
  • 二、中国经贸投资70年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一)改革和发展进程的渐进性
  • 1.理论和政策层面的渐进发展
  • 2.具体实践层面的渐次推进
  • (二)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的高效性
  • (三)发展速度与效益的不一致性
  • (四)发展结构的不断优化与不协调性并存
  • (五)“引进来”与“走出去”具有不平衡性
  • 三、中国经贸投资70年发展的经验启示
  • (一)坚定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
  • 1.大胆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
  • 2.立足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3.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改革成败的判断标准
  • 4.坚持经济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相互促进
  • (二)主动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发展需要
  • 1.转变政府职能为生产力松绑
  • 2.转变政府职能重塑政府经济管理边界
  • 3.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宏观调控效果
  • 4.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顶层制度设计彰显效率优势
  • 1.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勇于创新,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
  • 2.努力改善经贸投资的总体环境
  • 3.从坚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到主动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
  • 4.坚持政策导向性,利用外资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服务
  • 5.转变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 (四)市场换技术成就中国式赶超奇迹
  • 1.市场换技术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 2.市场换技术政策促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 3.市场换技术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做出贡献
  • (五)多层次国际合作传播中国理念
  • 1.中国对外多层次的国际合作格局与方式
  • 2.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的理念
  • 3.中国理念的积极作用和实践效果
  • 4.中国理念对世界的历史意义
  • 四、展望中国经贸投资发展的下一个十年
  • (一)“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形势分析
  • (二)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 (三)全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实现“中国创造”
  • (四)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推动全面开放
  • 结语 进一步深化经贸投资开放与变革发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二、70年中国的发展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 (一)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兴旺,新中国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 (二)从计划集中到市场融合,新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三)从封锁孤立到包容创新,新中国成为全球治理重要参与者
  • 三、改革开放铸就70年经贸投资辉煌成就
  • 四、坚持改革开放,应对百年变局,谱写复兴篇章
  • 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新中国经贸投资开放与变革发展70年》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