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使命与治理:一家基金会理事会的故事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理论映照※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5-03-25 00:47:18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作者简介
  • 序一
  • 序二
  • 前言
  • 第一章 南都前传 殊途同归的发起人
  • “非公募基金会肩负着第三部门的希望”
  • “庆治,你要办的基金会可以提前启动了”
  • 周庆治的朋友们:“要拿出一些钱还给社会”
  • “使更多民间组织快速发展起来”
  • ※理论映照※
  • ※行思回顾※
  • 第二章 打造第二个“希望工程” 第一次战略规划
  • 从“我不同意”中启航的理事会
  • 从农村儿童到流动儿童,转型社会的教育难题
  • 出人意料,200万资助乏人问津
  • 新公民学校变成“黑洞”?
  • ※理论映照※
  • 第三章 新公民计划 理想与效率的碰撞
  • “新公民计划不是希望工程”
  • “永光要做,我也就迁就了,让他先试试看”
  • “你骂他我心里很难受,你不如骂我程玉”
  • “可行性报告”,还是“可行的报告”?
  • ※理论映照※
  • ※行思回顾※
  • 第四章 回应公益行业的关键需求 第二次战略规划
  • 打破理事会僵局,“南都必须做个战略调整了”
  • “在推动民间组织发展中扮演助推器的角色”
  • “如果让我自己科学打分,50分都不到”
  • 南都再出发——“怎么选择似乎很清楚了”
  • ※理论映照※
  • 第五章 银杏伙伴 分拆上市,还是分家独立?
  • “草根也是精英,要给这些人实实在在的支持”
  • 投资于人——“中国公益人终于有这样的一天了!”
  • “放飞银杏”另有隐情
  • “要是按照永光说的那样发展,死路一条”
  • ※理论映照※
  • 第六章 聚焦社会创新的规模效应 第三次战略规划
  • “整个基金会,包括我们理事会,也说不清楚”
  • “周总对这个战略其实很不满意”
  • “找到了兴奋点,有了当年做希望工程的感觉”
  • “总得有人批评,总得有人说好话,总得有人折衷”
  • ※理论映照※
  • ※行思回顾※
  • 第七章 中国好公益平台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 “你现在是不是对南都有深深的危机感?”
  • “不是组织的规模化,而是影响力的规模化”
  • “搁置争议”,“不妨花一两年时间,让团队深入下去”
  • “回到我们的原点、使命与抱负”
  • ※理论映照※
  • 附录1 南都基金会历届理事会成员及秘书处负责人名录
  • 附录2 南都基金会理事会、专门委员会、秘书处构架图及职能介绍
  • 附录3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会工作制度
  • 封底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使命与治理:一家基金会理事会的故事》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