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激励、规范与社会信任:义工组织制度研究 - 陈婉玲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促进法学研究 追求学理本义——棠树文丛和理因文丛总序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4-04-30 06:13:06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版权信息
  • 棠树文丛和理因文丛编委会
  • 促进法学研究 追求学理本义——棠树文丛和理因文丛总序
  • 前言:研究对象与范畴
    • 二、义工组织发展现状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义工组织主体地位
    • 一、义工组织主体制度的域外实践
      • (一)英国:慈善法人
      • (二)德国:社团法人
      • (三)日本:特定非营利活动法人
      • (四)新加坡:严格注册制与多样化选择
    • 二、现行法背景下我国义工组织主体制度之检视
      • (一)义工组织的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 (二)现行法关于义工组织的法人条件
      • (三)注册登记的程序简化与“双轨制”的存废
      • (四)义工组织:组织形态的拓展
    • 三、义工组织的治理结构
      • (一)英国:理事会领导制治理结构
      • (二)美国:基于章程约束的理事会负责制治理结构
      • 加拿大:以董事会为中心的治理结构
      • (四)德国:以章程为核心的治理结构
      • (五)日本:权力分立型治理结构
      • (六)新加坡:董事会监管治理结构
      • (七)我国义工组织治理结构的构建
    • 四、义工组织的权利义务
  • 第二章 义工组织社会信任培育
    • 一、社会信任与义工组织生命力
      • (一)义工组织社会信任关系架构
      • (二)信任文化与义工组织生命力
      • (三)慈善信任风险对义工组织社会价值认知的挤出效应
    • 二、资源供给乏力影响义工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
      • (一)义工组织登记管理配套制度资源混乱
      • (二)志愿精神弱化和异化导致义工组织边缘化
      • (三)经费不足制约义工组织有效运行
      • (四)人力资源短缺影响义工组织可持续发展
    • 三、基于信誉的信任:能力建设彰显义工组织公信力
      • (一)统一伦理守则,以自律行动赢取社会信任
      • (二)加强内部制度建设,以规范运行赢取社会信任
      • (三)履行“社会交代义务”,以透明度赢取社会信任
    • 四、义工组织的专业化路径
      • (一)域外义工组织的专业化发展
      • (二)义工组织专业化之实现路径
  • 第三章 激励、扶持与制度供给
    • 一、激励的逻辑起点:义工组织的价值与生存“瓶颈”
      • (一)义工组织发展现状、社会价值与贡献
      • (二)义工组织生存困境与发展“瓶颈”
      • (三)激励表明态度:支持、扶持而非限制、管制
    • 二、政府对义工组织的准确认知与定位
    • 三、需要激励:义工组织公益性使命与人的需求的统一
    • 四、义工组织激励机制的域外先进经验
      • (二)英国:“组织+融资”模式
      • (三)日本:“税收+合作”模式
    • 五、扶持、补贴与权力倾斜
      • (二)税收优惠
      • (三)参与激励
      • (四)征信与信息共享激励
      • (五)义工的权利倾斜
  • 第四章 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与自律
    • 一、约束的价值与路径:从“志愿失灵”说起
      • (一)我国义工组织“志愿失灵”之诱因
      • (二)我国义工组织监管困境
      • (三)内外兼修:多层次约束的内涵与路径
    • 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义工组织监管经验
      • (一)英国:“关系协定”框架下的义工组织监管
      • (二)美国:政府监管与义工组织自主管理的结合
      • (三)我国台湾地区:分工明确的监管机制
      • (四)我国香港特区:制度供给与结果考核
    • 三、我国义工组织政府监管理念与路径调整
      • (二)加强绩效管理,构建完善的义工组织评估机制
      • (三)建立健全义工组织信息公开、统计与发布制度
      • (四)加强信息质量审核,加快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 四、社会交代:以义工组织信息披露为视角
      • (二)义工组织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
      • (三)我国义工组织信息披露的立法与实践
      • (四)完善与借鉴
  • 第五章 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与救济
    • 一、义工组织法律关系与行为性质
      • (一)义工组织与义工
      • (二)义工、义工组织与服务对象
      • (三)义工服务侵权行为类型化
      • (四)义工组织合同责任
    • 二、义工服务侵权责任之救济
      • (二)义工组织替代责任
      • (三)义工责任保险
    • 三、义工组织责任保险制度的引入
      • (一)保险机制引入之现实基础
      • (二)我国义工服务引入保险机制的制度障碍
      • (三)多层次义工组织保险体系的构建
  • 结语·社会企业:义工组织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 一、社会企业的判断要素
    • 二、我国社会企业的定位
    • 三、义工组织与社会企业的路径契合
    • 四、义工组织社会企业化的价值冲突与调适
  • 附录一:开展研究的基础材料——长度访谈
  • 附录二:本课题面向义工个人的问卷样本
  • 附录三:宁夏义工联合会义工培训框架
  • 参考文献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激励、规范与社会信任:义工组织制度研究 - 陈婉玲》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