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备注

解构与重塑——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判思维与方法 - 周利明
首页 收藏书籍 阅读记录
  • 书签 我的书签
  • 添加书签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移除书签

6.典型案例

浏览 1 扫码
  • 小字体
  • 中字体
  • 大字体
2024-04-30 06:31:23
请 登录 再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 书签
  • 添加书签 移除书签
  • 封面
  • 版权信息
  • 第二版修订说明
  • 序
  • 阅读说明
  • 前言
  • 第一篇 概论
    • 第一章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特点
      • 1.法律关系复杂
      • 2.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繁杂
      • 3.疑难问题众多
      • 4.技术门槛高
      • 5.审理周期长
      • 6.案件标的大,诉讼请求多
      • 7.无效合同比例高
      • 8.服判率低、发改率高
    • 第二章 法官审理工程案件的心态
      • 1.畏难情绪
      • 2.不能超审限
      • 3.不要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 4.当事人及时提交证据
      • 5.审理进程稳步推进
      • 6.被告积极应诉,避免缺席或公告
      • 7.诉讼主体越少越好
      • 8.事实与争议焦点尽量清楚、明确
      • 9.实事求是,注重实体公平和利益平衡
    • 第三章 建设工程相关案由概览
      • 1.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 3.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
      • 4.装饰装修合同纠纷
      • 5.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纠纷
      • 6.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监理合同纠纷
      • 7.铁路修建合同纠纷
      • 8.农村建房施工合同纠纷
      • 9.其他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由
    • 本篇小结
  • 第二篇 庭前准备
    • 第四章 诉讼材料的初步审查
      • 1.主体是否适格
      • 2.诉讼请求与请求权基础
      • 3.基础材料是否齐备
    • 第五章 主管与管辖
      • 1.仲裁主管
      • 2.专属管辖
      • 3.级别管辖
    • 第六章 送达
      • 1.送达的原则
      • 2.送达时的沟通
      • 3.送达时的引导
      • 4.送达时的自认
      • 5.送达时的调解
      • 6.送达后的反馈
    • 第七章 保全
      • 1.保全的影响
      • 2.保全的基础材料
      • 3.保全的必要性审查
      • 4.保全中的实体判断
      • 5.解除保全
      • 6.避免保全战
      • 7.保全与管辖权衔接
    • 第八章 合议庭的组成与分工
      • 1.承办法官的地位和作用
      • 2.合议庭的组成
      • 3.合议事项
      • 4.实质性合议
    • 本篇小结
  • 第三篇 合同静态审查
    • 第九章 合同关系
      • 2.坚持合同相对性为原则,突破合同相对性为例外
      • 3.是否存在合同关系的判断
      • 4.有权代表情形下的合同相对人
      • 5.表见代理情形下的合同相对人
      • 6.挂靠情形下的合同相对人
      • 7.指定分包情形下的合同相对人
      • 8.多份合同能否一并诉讼
    • 第十章 合同内容
      • 1.合同形式
      • 2.常见合同内容审查要点
      • 3.招投标合同审查要点
      • 4.合同内容矛盾或约定不明
      • 5.无合同案件合同内容的查明
    • 第十一章 合同性质
      • 2.名为供货安装合同实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 3.名为买卖合同实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 4.名为租赁合同实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
      • 5.名为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实为承揽合同
      • 6.名为制作安装合同实为定作合同
      • 7.名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实为定作合同
      • 8.挖机、塔吊等机械台班费用的性质
      • 9.EPC工程中采购设备的合同性质
      • 10.名为劳务分包实为建设工程分包合同
      • 11.名为内部承包实为挂靠合同
      • 12.转包与挂靠、违法分包的联系与区别
      • 13.“建设工程”的边界
      • 14.工程建设部分工作与建设工程分包
      • 15.合同性质查明的法律效果
    • 第十二章 合同效力
      • 2.合同效力与诉讼请求
      • 3.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十一种类型
      • 4.建设工程合同无效后的归责
      • 5.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法律效果
      • 6.合同效力查明示例
      • 7.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思考
    • 本篇小结
  • 第四篇 合同动态审查
    • 第十三章 履行
      • 1.未履行
      • 2.部分履行
      • 3.终止履行
      • 4.完工
    • 第十四章 竣工
      • 2.竣工的程序性事项
      • 3.完工/交工/竣工的联系与区别
      • 4.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5.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 6.发包人出具的竣工证明
      • 7.甩项竣工验收
      • 8.分部分项竣工验收
      • 9.发包人擅自使用
      • 10.发包人故意拖延验收
    • 第十五章 应付款(工程造价)
      • 1.工程造价的法律意义
      • 2.工程造价与工程价款
      • 3.常见工程计价方式
      • 4.常见工程计价方式识别和运用
      • 5.一般情形下的工程造价的举证
      • 6.协商一致达成合意
      • 7.自认与确认
      • 8.固定总价无变更
      • 9.通过已有证据可直接计算
      • 10.默示条款的适用
      • 11.审价报告
      • 12.结算报告
      • 13.工程造价司法鉴定
      • 14.其他应付款
      • 15.项目应付总价款
    • 第十六章 已付款及应扣款
      • 1.常见的已付款
      • 2.已付款的举证简化
      • 3.已付款的其他证明目的
      • 4.应扣款
      • 5.已付款、应扣款的若干难点
      • 6.终极手段
      • 7.已付款对造价的影响
    • 第十七章 结算款
      • 1.工程决算与工程结算
      • 2.结算与竣工
      • 3.“大结算”与“小结算”
      • 4.结算成果
      • 5.结算三种结果
      • 6.结算协议无效或者可撤销
      • 7.结算款的拒付抗辩
      • 8.结算的法律意义
      • 9.财政审计结论与工程结算
      • 10.结算协议的管辖问题
    • 本篇小结
  • 第五篇 审理程序
    • 第十八章 庭前会议
      • 1.程序性事项
      • 2.起诉与答辩
      • 3.举证
      • 4.质证
      • 5.补充证据
      • 6.处理反诉
      • 7.决定是否启动司法鉴定
      • 8.庭前会议示例
    • 第十九章 调查取证
      • 2.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
      • 3.依职权调查取证
      • 4.调查取证应注意的问题
    • 第二十章 释明
      • 2.程序性事项的释明
      • 3.诉讼请求及法律问题的释明
      • 4.事实和证据问题的释明
      • 5.裁判的释明
      • 6.建设工程合同案件中应充分重视释明权
    • 第二十一章 现场勘验
      • 1.现场勘验的目的
      • 2.现场勘验的必要性
      • 3.现场勘验的时间
      • 4.现场勘验的组织与协调
      • 5.现场勘验笔录
    • 第二十二章 开庭审理
      • 1.排庭
      • 2.阅卷并制定庭审提纲
      • 3.开庭准备
      • 4.法庭调查
      • 5.法庭辩论
      • 6.最后意见
      • 7.询问调解意愿
      • 8.当庭宣判
      • 9.下一步安排及处理
      • 10.庭审次序的优化
    • 第二十三章 庭审二次架构
      • 1.无争议事实的归纳和确认
      • 2.争议焦点的明确和修正
      • 3.争议焦点充分调查和辩论
      • 4.争议焦点与无争议事实的转化
      • 5.诉讼请求与请求权基础的二次审查
    • 本篇小结
  • 第六篇 审后程序
    • 第二十四章 案件决断
      • 1.是否有望撤诉
      • 2.是否有望调解
      • 3.判决是否难以回避
      • 4.先行判决
      • 5.多手准备
      • 6.宣判的确定
    • 第二十五章 调解
      • 1.调解的原则
      • 2.调解的时机
      • 3.调解的方法
      • 4.调解的技巧
      • 5.调解中防范虚假诉讼
      • 6.特殊群体的调解
      • 7.调解书的履行
    • 第二十六章 民事判决书的制作与改进
      • 1.民事判决书的结构
      • 2.当事人意见归纳不足
      • 3.证据列举烦冗
      • 4.事实认定错漏
      • 5.争议焦点归纳不准确
      • 6.论证说理不清
      • 7.提高民事判决书质量的建议
      • 8.对起诉状与证据清单的反思
    • 第二十七章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二审
      • 1.初步审查
      • 2.阅卷
      • 3.庭前会议
      • 4.二审庭审
      • 5.一、二审法官之间的交流
      • 6.二审决断
      • 7.二审调解
      • 8.二审维持
      • 9.二审改判
      • 10.发回重审
    • 本篇小结
  • 第七篇 司法鉴定
    • 第二十八章 司法鉴定的法律意义
      • 1.鉴定意见是法定证据种类之一
      • 2.鉴定意见多是间接证据
      • 3.其他对外委托事项
      • 4.与工程案件有关的其他鉴定
      • 5.鉴定意见的证明力
      • 6.鉴定不能
      • 7.三大鉴定的关系
    • 第二十九章 工程造价鉴定
      • 1.鉴定的启动
      • 2.鉴定的委托
      • 3.鉴定的实施
      • 4.鉴定意见书
      • 5.若干程序性问题
      • 6.若干实体性问题
    • 本篇小结
  • 第八篇 工程质量、工期审理路径
    • 第三十章 工程质量问题概述
      • 1.工程质量缺陷
      • 2.工程质量通病
      • 3.工程质量事故
      • 4.工程质量问题的五个维度
      • 5.显性质量问题与隐性质量问题
      • 6.工程质量与造价、工期
    • 第三十一章 工程质量案件初步审理
      • 2.组织质证并认证
      • 3.决定案件审理方向
    • 第三十二章 工程质量鉴定
      • 1.启动鉴定
      • 2.鉴定的委托
      • 3.鉴定的实施
      • 4.鉴定意见书
      • 5.鉴定后的决断
    • 第三十三章 修复方案及其造价
      • 1.设计单位的独特地位
      • 2.不是鉴定似鉴定
      • 3.修复方案的司法鉴定
      • 4.修复方案的审查
      • 5.修复方案的造价鉴定
      • 6.典型案例
    • 第三十四章 工期
      • 1.工期相关概念
      • 2.工期对工程造价、质量等的影响
      • 3.工期争议的举证
      • 4.工期鉴定的现状
      • 5.工期鉴定的必要性审查
      • 6.工期鉴定不能的处理方式
      • 7.费用索赔
    • 本篇小结
  • 第九篇 特殊、疑难案件审理思路
    • 第三十五章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 1.优先权不应调解确认
      • 2.优先权的权利主体
      • 3.不宜折价、拍卖的工程
      • 4.工程质量合格是优先权行使的前提
      • 5.优先权行使的范围
      • 6.优先权行使的期限
      • 7.优先权请求的主文表达方式
    • 第三十六章 实际施工人
      • 2.现实的滥觞
      • 3.审理思路
      • 4.关于实际施工人制度的思考
    • 第三十七章 工程总承包
      • 2.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分类
      • 3.审理工程总承包案件应当注意的要点
    • 第三十八章 若干审理技巧与方法
      • 2.善用推定规则
      • 3.找出反常行为的合理解释
      • 4.朴素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平衡观
    • 第三十九章 如何提高案件审理效率
      • 1.四个基本维度
      • 2.各方主体紧密配合
      • 3.畅通沟通渠道
      • 4.可视化的应用
      • 5.加强知识和经验积累
      • 6.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判的展望
    • 第四十章 审理思路的再演绎
      • 1.审理思路的逻辑论证
      • 2.审理思路向代理思路演化
      • 3.对其他合同类案件的启示
    • 本篇小结
  • 第十篇 仲裁
    • 第四十一章 工程案件仲裁
      • 1.终局性
      • 2.私密性
      • 3.专业性
      • 4.规避诉讼管辖
      • 5.自由裁量权更大
      • 6.“一揽子”解决
    • 第四十二章 加强工程案件仲裁的思考
      • 1.全面提高建设工程案件仲裁的质量
      • 2.树立独特而有公信力的建设工程仲裁品牌
      • 3.加强沟通交流获得支持
    • 本篇小结
  • 结语 什么样是好律师与好法官?
  • 附录
  • 跋
  • 致谢
暂无相关搜索结果!
    展开/收起文章目录

    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轻松掌上学

    《解构与重塑——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审判思维与方法 - 周利明》电子书下载

    请下载您需要的格式的电子书,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EPUB 电子书

    书签列表

      阅读记录

      阅读进度: 0.00% ( 0/0 ) 重置阅读进度